南方观察 | 同比劲增426%!汕头厂房“走俏”背后的城市产业发展活力

作者 张晓宜 2025-11-04 14:49

塔吊林立的产业园里,新厂房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招商洽谈桌前,企业代表拿着规划图细细考量……汕头工业房产的“热度”,正从一个个产业项目里透露出来。

2025年前三季度,汕头工业房产销售面积突破134万平方米,同比劲增426%,连续两年增速稳居全省首位,供需两端呈现良性循环态势。

汕头国际纺织城中国针织面料交易市场开业盛况。郑淼鑫 摄

汕头国际纺织城中国针织面料交易市场开业盛况。郑淼鑫 摄

工业厂房“走俏”的背后,是企业用“投资脚步”投票的诚意,更能看到汕头产业布局向好的趋势。前三季度全市制造业新登记企业数量保持两位数左右的增长、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再增1家、全市“三新两特一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0.4%……

从纺织企业扎堆入驻国际纺织城,到玩具厂商抢滩万创智造产业园,企业选择汕头的理由很实在:这里有更完整的产业链条,有更贴心的服务保障,更有看得见的发展潜力。

企业抢滩入驻,激起市场“一池春水”

“入驻园区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到基础配置设施以及各方面的配套服务,有助于我们降低成本!”广东艾丽斯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驻汕头国际纺织城的企业,该公司总经理冼文广欣喜地表示。

随着汕头各个产业园区拔地而起,企业纷至沓来:汕头国际纺织城一期项目已确认签约进驻企业商户超过1000家;万洋众创城一期已签约入驻144家企业,二期已签约入驻企业261家……

汕头(高新区)万洋科技城项目。受访者供图

汕头(高新区)万洋科技城项目。受访者供图

企业为何纷纷抢滩入驻?

“这是企业对汕头未来几年的产业发展预期更明确,信心增强了。”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分析道。

不久前,正大集团考察团来到汕头国际纺织城调研。“记得几年前来这里,供应商太分散了,一天最多跑两家,采购效率很低。”集团零售商品非食品资深总监Pongsatorn Panprasong深有感触。如今,采购商只需要在产业园内便可对接到众多上下游企业。

当单个企业的“单打独斗”升级为产业集群的“协同作战”,成本优势与创新动能便随之迸发。

在设备展区,参展企业介绍最新纺织设备。杨立轩 摄

在设备展区,参展企业介绍最新纺织设备。杨立轩 摄

近年来,汕头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加快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产业动能不断积蓄,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

一以贯之坚持实体经济为本的发展思路,这种发展定力转化为看得见的市场信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制造业新登记企业数量保持两位数左右的增长势头。2024年,汕头共有5家企业入选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比去年再新增1家。

这些数据勾勒出的,是产业投资加码、市场主体扩容、发展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

“凡事皆有周期。”在陈鸿宇看来,汕头的产业转型正在积极筑底打基础,工业厂房销售数据上扬,可以看到夯实产业基础的工作初见成效,“有质量的发展数据已经摆到桌面上来。”

厂房“扎堆生长”,补齐产业链条短板

产业园区“遍地开花”,是汕头的前瞻性布局。自2022年起,汕头通过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推进“工改工”项目建设,让“大抓项目、大抓产业”从口号落地为实体载体,为工业房产市场注入持久动能,工业房产上市、销售面积连续四年取得同比正增长。

厂房建设的速度,映照着产业积淀的厚度。在汕头市南信纺织产业园区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华卿看来,谷饶片区已有三四十年的产业积淀,如今正是厚积薄发的时候,“我们实现了一年形成雏形,两年呈现规模,第三年应该可以创效益。随着企业纷纷入驻,纺织产业板块的效益会集中呈现。”

汕头国际纺织城正以强劲有力的产业引擎推进产城融合。郑淼鑫 摄

汕头国际纺织城正以强劲有力的产业引擎推进产城融合。郑淼鑫 摄

近年来,汕头针对“三新两特一大”的产业发展布局,更是极大促进纺织、玩具等行业工业房产需求。

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工业厂房安排更多的设备,引入技术人才,补齐产业链条板块。为此,汕头涌现出汕头国际纺织城、都市智慧产业园、万创玩具智造产业园等销售量较大的工业房产项目。2024年以来,全市销售面积排名前十的工业房产项目,全部属于“三新两特一大”相关产业。

在汕头潮南产业园区,2020年3月起,符合相关标准的印染企业陆续迁入园区,逐步形成以纺织印染、供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热电联产、固废处理与资源化于一体的“六位一体”循环经济产业治理模式,破解了印染行业转型升级的污水治理环保难题。

汕头潮南产业园区构建了“源头管控-过程治理-资源循环”的立体化环境治理体系。张伟炜 摄

汕头潮南产业园区构建了“源头管控-过程治理-资源循环”的立体化环境治理体系。张伟炜 摄

可以看到,产业园区“扎堆生长”的意义,远不止于空间上的集聚,更在于补齐产业链条上的“断点”与“短板”,从而支撑起产业强大的集群效应。

以服务“领跑”,带动项目加速“奔跑”

在汕头国际纺织城举行的集中交付仪式上,一场“交付即交证”仪式同步举行,这在全市工业项目中尚属首例。

“竣工即交证”不是孤例,而是汕头政务服务的缩影。“前期入园企业需要开具营业执照等一系列流程,各相关部门靠前服务,主动把做好的营业执照送到企业手中,还安排工作人员直接到纺织城服务展厅,服务便利性更高了。”李华卿感慨道。

不断优化的政务服务让企业更加省心。黄嘉锋 摄

不断优化的政务服务让企业更加省心。黄嘉锋 摄

从“企业跑腿”到“服务上门”,汕头政务服务的转变提升体现在每个细节,为项目和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保姆服务,为入驻企业注入“强心针”。

审批时限更是“一压再压”:工业房产竣工验收从7天缩至3天,社会投资工业项目、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工业项目的全流程审批时限已压缩至9、5个工作日,总体办理时间在全省排名第4。此外,分段验收、水电气网联办、竣工备案“高效办成一件事”,让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3年以来,汕头召开了两场高规格的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将今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特别是聚焦建设项目不断提升项目全流程审批效率,为工业房产建设、销售提供了极大助力。

汕头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张晓宜 摄

汕头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张晓宜 摄

服务提效,政策助力。近年来,汕头出台扶持措施,实行预售款监管风险金分阶段释放制度,降低预售款监管额度;工业房产项目外墙工程完成后最高可提取总造价95%的工程款,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支持标准工业房产、高标准工业房产分幢、分层、分单元销售、登记。此外,汕头还通过举办促销展会等形式,全力支持工业房产项目促销售。

厂房热度不减,发展动能澎湃。从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到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产业园区向好见强,正成为撬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南方+记者 张晓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肖俏
校对 胡柔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