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汇聚清华力量 赋能产业新程——2025年清华校友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活动”在东莞松山湖举办。活动吸引超50位行业专家与清华校友,200多位政府部门、投资机构、科技企业及协会代表参与,旨在通过对接清华优质创新资源,为松山湖“1+4+1+X”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本次活动由东莞松山湖管委会携手清华校友总会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专委会、集成电路专委会,联合广东清大创新研究院、东莞市清华大学校友会共同主办。
多方联动搭平台,孵化成果显实力
广东清大创新研究院院长邬新国在致辞中介绍,清大研究院是市校共建清华东莞创新中心转企改制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聚焦“技术转化+资本赋能+产业对接”的商业模式;依托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基金管理、创业投资、技术服务等多元化业务布局,已投资孵化多家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其中,瑞立科密(股票代码:001285)于9月3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博讯通信的天线产品是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卫星天线的唯一供应商。
清华校友总会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专委会秘书长余永平、清华校友总会集成电路专委会秘书长刘卫东在致辞中表示,清华校友在生命健康、集成电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等方面持续深耕,为推动我国科技产业发展注入“清华力量”。此次活动为校友项目与地方产业搭建了对接桥梁,未来将持续推动更多清华创新成果在松山湖转化落地。
签约授牌促合作,创新生态再升级
活动现场举行多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与“紧密合作伙伴”授牌仪式,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协同。
在签约环节,清大研究院分别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上海新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绿丞科技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清大研究院将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在重大项目申报、企业孵化、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度联动;与乾德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联合设立创投基金;与深圳赢城产业运营有限公司共建“清大·赢城具身智能创新中心”,为松山湖引入资本与产业资源支持。
授牌仪式上,清大研究院向深圳市科技工作者联合会、清华校友总会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专委会、清华校友总会集成电路专委会、深圳市清华大学校友会金融投资分会授予“紧密合作伙伴”牌匾。通过此次授牌,清大研究院与各方合作关系将更加紧密,未来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和创新项目涌向松山湖。
此外,松山湖商务与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现场推介了松山湖投资机遇,从产业链生态、科研资源、人才政策等方面,向参会代表展示松山湖作为大湾区科创高地的发展优势。
优质项目集中路演,多企业意向落户松山湖
当天活动核心环节为一批清华校友创新创业项目路演,聚焦健康医疗、集成电路两大领域,覆盖前沿技术与产业化应用。其中,“全植入药物灌注系统”项目自主研发精密结构,关键微流量参数较进口产品提升60倍,已取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与3项实用新型专利;“颠覆光学未来-超表面光芯片产业化”项目突破传统光学器件体积大、成本高的痛点,可使手机镜头模组厚度减少50%,助力消费电子超薄化设计。
多位项目负责人表达落户松山湖的意向。“颠覆光学未来—超表面光芯片产业化”项目负责人梁海浪表示,松山湖上下游产业链完善、科研资源丰富,且临近深圳、香港便于对接国际化资源,目前已在推进资方对接,计划将公司落地松山湖;脑励科技创始人李嘉则提到,松山湖的产学研生态与清大研究院资源,能帮助企业扩大“产学研一体”布局,解决前沿技术曝光度不足的问题,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与松山湖的合作。
此次活动是松山湖吸引高端创新资源的重要举措,后续将持续优化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推动更多优质项目、人才扎根松山湖,助力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撰文:黎静茹 陈启亮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