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莞城三中首届初中游泳班毕业留影
1988年,莞城三中第十二届初三毕业班留影
莞城三中时期校园旧貌
2000年3月,莞城三中被评为东莞市“文明单位”
2002年12月,莞城三中艺术节学生表演歌曲联唱
2004年12月,莞城三中科技节学生展示物理小制作
2005年9月1日,莞城三中在新校园举办开学典礼
2006年3月,新校名“东莞市可园中学”揭牌
新校园新面貌,学子脸上洋溢着青春与活力
新校园内复刻的圆沙亭
“文化涵养 环境育人”的校园风貌
可园中学校园风光
可中学子登台东莞玉兰大剧院开展专场演出
校园科技节,宇树机器人与学生互动
家长义警护学护岗
一项项荣誉,见证可园中学50年育人成效
可园中学致力于办“一所可以圆梦的中学”五十年,于个人是半生沉淀,于学校是一部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壮丽诗篇。
从1975年莞城圆沙坊的借址办学,到如今以岭南名园“可园”为名的品牌中学,东莞市可园中学用半个世纪书写了“奋斗”二字的注脚。
1975年,拓荒之初。4555平方米的校园里,9个教学班、23名教师守护着400名学生,黑板上“天道酬勤”的粉笔字,埋下了可中精神最初的种子。
2005年,蝶变之始。崭新的校园,“莞城第三中学”正式更名为“东莞市可园中学”。从130亩现代化校园的蓝图落地,到书院气、花园式的人文场景打造,校名更迭的背后,是办学格局与文化内涵的全面升华。
成长之路,弦歌不辍。丰富的校园活动里藏着活力密码,“圆梦课程”凝聚可中人的集体智慧,学子们专注探索提升,他们在体育、艺术与科技中绽放光彩;课堂里的思维碰撞、操场上的奔跑跳跃,见证着学校从薄弱基础到区域标杆的每一步跨越。
荣光时刻,使命担当。岁月的积淀与奋斗的汗水,凝聚成一项又一项荣光,今日可中,在党建、课改、校家社协同育人、特色教育与集团化办学的征程中,交出一份又一份亮眼答卷。
这份荣光,属于每一位为之努力奋斗的可中人,它映照过去的辉煌,更照亮前行之路。承载五十年底蕴,坚持办一所可以圆梦的中学,一个更加开放、更具活力、也更能担当的可中,也将以昂扬之姿,迎来更加生机勃勃的发展气象。
倒计时10天,11月15日,和南方+一起相约可园中学,见证荣耀,共期未来!
撰文:黄婷
设计:袁永平
统筹:王慧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李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