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还没着落
就让你先交钱的
千!万!别!信!
通常来讲
入职培训是一种
让新员工了解公司、融入公司
并掌握业务技能的常见活动
然而
一些虚假招聘公司、不良培训机构
却以提供高薪就业机会、
高回报技能培训为诱饵
诱导求职者签下“培训贷”合同
以支付高额培训费用
市监君这就带你揭秘骗子
怎么一步步把受害者带进“坑”
第一步
糖衣炮弹“请君入瓮”
不限专业、不限工作经验、无需任何条件,只需短期投入即可获得高薪资、高回报?实际上,这是骗子用高收益预期掩盖就业陷阱,诱导求职者为课程培训买单。
第二步
制造焦虑“花式劝学”
以“能力不足”“基础薄弱”为由,哄骗求职者进行入职培训或技能培训,并以“限时优惠”“分期付款”“边学边赚”等话术诱导求职者进行网贷,分期支付几千甚至上万的培训费用。
第三步
合同迷雾“全是忽悠”
误导求职者在未明确贷款性质时签署分期协议,将培训费用转化为金融债务,并在合同中暗藏“7天冷静期后不退费”“违约金高达30%”“指定某地仲裁委仲裁”等不合理条款。
而培训内容随意拼凑,课程质量没有保障,当求职者要求中断培训时,招聘公司拒不退款,甚至要求赔付高额违约金。
“培训贷”如何进行防范?
记住两个“不要”两个“拒绝”
1.不要轻信薪资待遇明显高于同职位的招聘信息或技能培训;
2.不要随意抵押身份证、毕业证等证件;
3.拒绝陌生人推荐的任何网络贷款;
4.拒绝签订明显有加重自身义务的“不平等条约”。
不慎中招怎么办?
市监君提醒您,如不慎踏入“培训贷”陷阱或者遇到疑似“培训贷”诈骗等情形,应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进行投诉:
如涉及教育培训纠纷的,向培训机构注册地所在的教育部门投诉;
如涉及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向公司注册地所在的人社部门投诉;
如涉及虚假宣传、广告违法的,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如涉嫌诈骗的,应向公安机关报案。
再次提醒
遇到骗局一定要及时
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要勇于用法律手段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END
编辑:禅城市场监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