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热”退退退!麻涌镇“1+10+14”实施灭蚊总动员

作者 张珊珊 2025-08-03 20:27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下称“两热”)是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花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麻涌镇探索“1+10+14”防控工作体系,通过分级管理、分片包干和闭环流程,掀起全域虫媒防控热潮,以高效协同机制和扎实行动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麻涌镇以“1个镇级指挥部”为核心,统筹10支入户随访队和14支应急支援队,形成“指挥—执行—监督”三级联动体系。镇级指挥部负责总体部署和资源调配;10支入户随访队按责任片区包干,开展入户宣传检查、蚊媒密度监测和联防联控工作;14支应急支援队针对重点区域实施环境整治、蚊媒消杀,确保防控无死角。

其中,由镇党员干部及社卫中心工作人员组成的10支入户随访队,采取“科技+人工”的立体防控模式,全方位开展蚊媒监测与防控工作。在技术应用方面,随访队不仅采用双层叠账法、人诱法等专业监测手段,更引入无人机监测技术,对全镇范围进行蚊媒密度监测,大大提升了监测效率和覆盖面。

在实地防控中,入户随访队科学布控,在核心区、警戒区等重点区域设置监测点,投放诱蚊诱卵器,持续开展布雷图指数监测。队员们严格遵循“宣、问、查、翻、投、教、灭、记”的工作方法,深入居民区开展入户调查,仔细检查各类积水容器,及时清理积水和垃圾。督促企业落实人员健康监测,确保防控无死角。

“现在看到积水大家都会主动清理,应急支援队每天都来消杀,住得放心多了。”村民李阿姨说。

由14个村(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支援队,规模已达280余人。队员们不畏酷暑,深入街心公园、街头巷尾、房前屋后等每一处蚊虫可能孳生的阴暗角落进行全面清理。同时,通过入户走访派发宣传折页和防蚊灭蚊物资,指引居民做好自我防护,广泛动员群众共同参与到防控工作中。此外,借助无人机巡查,构建起“空中巡查、精准定位、快速处置、全民参与”的立体化灭蚊作战体系,实现精准监测与高效防控。

南方+记者 张珊珊

编辑 黎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