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积水、防叮咬!横琴疾控8月防病提醒→

横琴发布 2025-08-03 06:30

温馨提示

2025年8月须关注

基孔肯雅热、登革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食物中毒、高温中暑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症状以发热、关节痛(小关节和大关节)和皮疹为主要特征。所有年龄人群均易感,但需要重点关注重症高风险人群,包括新生儿、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皮疹,广东省为Ⅰ类地区(媒介伊蚊活跃期较长、既往报告本地病例较多、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相对较高的省份)。

主要预防措施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经伊蚊传播。伊蚊依靠在各类积水容器中产卵繁殖,产生幼虫。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

预防的关键是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

一、清积水

重点排查房屋前后、花园、阳台、天台、卫生间、水池、树洞、绿化带等地,及时清理废弃容器、花盆托盘、水养植物的容器、储水桶、轮胎、杂物垃圾等积水。

二、灭蚊虫

物理措施灭蚊:电蚊拍、灭蚊灯等。

化学方式灭蚊:有合格证号的家用卫生杀虫剂,如蚊香、灭蚊片、杀虫气雾剂等。

三、防叮咬

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使用蚊帐。

外出时穿长袖衣裤,裸露皮肤喷涂有效驱蚊剂。

减少在户外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停留。

计划出行前要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咽干、咽痛、咳嗽等,而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酸痛、嗅觉或味觉减退、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不全的个体在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主要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尽量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及时就医,就医过程中全程科学佩戴口罩。

食物中毒

随着气温升高,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食物中毒的风险也相应增加,5-10月为高发期。食物中毒通常在进餐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主要预防措施

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

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生熟食要分开存放,处理时砧板、菜刀等厨房用具要分开使用。

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

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摘和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蘑菇及野生植物。

无防护情况下不接触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

高温中暑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和暑假期间旅游出行的增加,中暑的风险也随之上升,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口渴、多汗以及四肢无力和发酸等;而严重时会出现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四肢湿冷、面色苍白和脉搏加速等症状。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中暑可能会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并可能伴有惊厥、昏迷、谵妄等严重临床症状。

主要预防措施

关注天气预报和高温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暑降温准备。

高温天气时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出门注意防晒、降温,可备一些防暑药品。

及时补充水分、盐分和矿物质。

关注身体健康,增强防护意识。要更加重视家中婴幼儿和老人的中暑预防。

来源:横琴疾控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