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风”而动,新兴县织牢织密防汛安全网

作者 梁晓珺 2025-07-20 15:14

据气象部门预警,台风“韦帕”来势汹汹,将携狂风暴雨逼近。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新兴县各镇各部门迅速行动、协同发力,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准则,从严从实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凝聚起众志成城防御台风的强大合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新兴县交通运输局

全链条筑牢防台风交通防线

新兴县交通运输局坚持“早谋划、细落实、强应急”原则,构建“预防—应急—保障”全链条防台风体系,多维度筑牢交通防线。台风来临前,该局召开防御工作会议,传达省、市、县相关工作要求,修订《新兴县交通运输局应对台风(强降雨)工作指引》,明确各环节责任到岗到人;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专业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指令直达,其间,印转发通知5份,发送预警短信11条。为消除安全隐患,县交通运输局开展全面排查行动。

7月20日9时前,共派出10个检查工作组,139人次参与检查,排查道路1012公里,出动巡查车辆37车次,检查桥梁27座,疏通水沟595米,清理涵洞14座、路障3处,清理排水沟淤泥约30处、涵洞杂物20处,对全县交通建设项目、公交场站、路桥隧涵进行“拉网式”排查。

在应急保障方面,该局组建3支共96人的交通应急抢险队伍随时待命,统筹调配各类应急装备物资,包括特种作业机械37台套(含挖掘机4台、推土机1 台、压路机1台等)、应急发电机3台、抽水机2台、油锯12台,以及交通锥、标志牌等防汛用具,为抢险工作提供坚实支撑。

安全管控上,县交通运输局严格落实“应停尽停” 要求。台风前,13家在建工程停工,1598人撤离,其中广湛高铁新兴段中铁二局撤离700人、中铁十二局撤离480人,广湛高铁新兴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撤离227人,并督促工地做好设备加固、材料转移等防护措施。截至7月20日12时,辖区内11条道路客运线路(134辆)、10条公交线路(27辆)及3家危运公司的39辆危运车辆已全部停运。

新城镇

迅速响应、严阵以待保群众安全

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来临,新城镇迅速响应、严阵以待,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镇严格落实镇党政主要领导24小时带班靠前指挥,镇、村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全体镇村组三级干部约600人分散到挂点负责片区,及时了解县三防发出气象信息,并迅速作出响应。镇全体应急分队队员在镇内待命,清点镇应急物资,做好宣传提示、隐患点巡查工作,随时做好应急抢险准备,对低洼地带、在建工地、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危险区域人员做到应转尽转、不落一人。截止7月20日下16时,新城镇共转移了24名群众到安全地点。

天堂镇

全力筑牢防汛防风安全线

随着台风逼近,天堂镇迅速进入临战状态,聚焦隐患排查与整治,为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领驻村干部迅速到各辖区落实风险隐患点排查、入户排查和宣传,摸底登记在册防汛防风转移群众名册,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已转移50户,68人并妥善安置,全镇同步设置7个集中安置点,对14户削坡建房点加强巡查检查和入户提醒宣传工作。全体镇村干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好应急防汛物资储备,做好各项防汛防风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道理塌方、倒伏树木等危险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祖镇

周密施策织密防护网

台风 “韦帕” 来势汹汹,防御工作刻不容缓。为扎实做好台风 “韦帕” 防御应对工作,六祖镇充分发挥 “两个作用”,组建52人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成立31支 “党员突击队”,200多名党员干部分片包干、下沉一线,深入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易涝区、老旧房屋、山塘水库等重点区域精准摸排风险。同时,镇村干部紧密协同,严格对照转移人员清单,提前踏勘应急避险场所,备足生活物资,特别是针对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等重点人群,逐户上门走访劝说,坚决确保应转尽转、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据统计,六祖镇累计转移群众52名,设70处防汛防风避护场所,落实好冲锋舟、防汛橡皮艇、编织袋等物资储备,全力以赴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里洞镇

全镇上下严阵以待筑牢安全防线

狂风渐起,暴雨欲临,台风的脚步正悄然逼近。面对即将到来的风雨考验,里洞镇于7月19日下午迅速召开工作会议,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围绕景区设施加固、削坡建房风险点排查、户外施工暂停等9个关键方面,周密部署安全防御工作。会议明确要求严格执行镇主要领导24小时带班制度,同时组织全体镇村干部深入各村各户开展“敲门行动”,全力以赴做好台风防御宣传、隐患排查整治及涉险人员转移安置等工作,以万全准备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大江镇

多措并举守护群众安全

随着台风逼近,大江镇迅速以周密部署与扎实行动筑牢防汛防御台风的坚固防线。

镇村两级召开部署会议,落实驻村领导和驻村干部责任。通过加强宣传提升群众三防意识;对1宗小水电站、17宗山塘等水利工程,以及高铁工地、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开展“拉网式”排查,清理河道行洪隐患点3处;严格执行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完善低洼隐患点转移机制。截至7月20日11时,已转移29人,发布预警信息1000条次,出动巡查人员200人次、工作车辆50台次,暂未发现灾情。该镇32名应急分队队员随时待命,应急物资配备充足,确保突发情况下指挥顺畅、通信畅通。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强化值班值守、隐患排查和物资储备,严格服从上级调度,全力保障群众安全。

撰文:梁晓珺

通讯员 各镇各部门宣

编辑 李恺莉
校对 何翠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