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贸半年报出炉:顶压前行,稳定增长

作者 刘倩 2025-07-18 21:38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广东外贸顶压前行,实现稳定增长。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上半年,广东货物贸易进出口4.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增速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89万亿元,增长1.1%;进口1.66万亿元,增长9.5%。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广东外贸运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广东外贸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外贸长期向好的基础面没有改变。”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张柯表示。

规模持续增长

数据显示,二季度,我省外贸进出口增长3.8%,自2023年第三季度起,连续8个季度保持正增长;其中,单6月进出口8099亿元,增长3.9%,出口、进口分别增长2.3%、7.2%。从走势看,广东外贸从2023年第三季度起,已连续8个季度保持正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

从比重看,广东外贸占全国的20.9%,较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28%,体现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有力支撑了全国外贸大局和全省经济大局。

经营主体活力增强,民营企业“主力军”作用突出。上半年,广东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13万家,较去年同期增加超9000家。其中,民营企业约11万家,占84%;进出口2.92万亿元,增长4.3%,占进出口总值超六成,达64.2%,占比提升0.2个百分点。

以黄埔海关辖区为例,民营企业是该关辖区第一大外贸主体。“今年上半年,辖区民营企业进出口呈现出‘四勇’的特点。”黄埔海关副关长钟声介绍,在稳定外贸方面“勇往直前”,辖区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近2万家,进出口5971.8亿元人民币,增长25.3%,占62.4%,是当之无愧的外贸“稳定器”;在创新驱动方面“勇者不惧”,民营企业是辖区高技术产品最大出口主体,占72.3%,增长29.3%,其中“新三样”产品增长48.2%;在开拓市场方面“勇于尝试”,上半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34.9%,对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分别增长55.3%、33.8%;在扩大进口方面“勇立潮头”,进口存储部件、中央处理部件等关键零部件,大豆、食用油、乳品等民生产品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此外,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作用突出。广东省现有13个综合保税区,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内综合保税区进出口475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2%,占广东省进出口总值的10.5%,对广东外贸增长贡献率60.1%,拉动广东省外贸增长2.4个百分点。“综合保税区是广东省重要开放平台,具有丰富的政策功能、很强的政策优势,发展空间还很大。”张柯介绍,广东省内海关不断改革创新,推动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支持广东省内综合保税区在巩固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跨境电商、保税维修、融资租赁等新业态,广东省内综合保税区的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对广东省外贸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结构不断优化

贸易方式持续优化。上半年,广东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占比近六成,规模达2.69万亿元,增长2.7%,占进出口总值的59.2%;保税物流实现两位数增长,规模超加工贸易,进出口9126.2亿元,增长14%;加工贸易进出口8966.1亿元,下降1%。

贸易伙伴更加多元,“朋友圈”越扩越大。面对外部风险挑战增多局面,广东不仅全力稳住传统市场阵地,同时加力拓展新兴市场空间,以更大力度推动贸易市场多元化。上半年,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9万亿元,增长3.8%,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39.3%。其中,对东盟进出口7571.3亿元,增长5.9%。同期,对中国香港、欧盟、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等进出口均实现增长。此外,对非洲、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速快于整体,分别增长8.5%、23.1%。

扩大内需成效显著。上半年,广东进口机电产品1.16万亿元,增长19.3%,占广东进口总值的70.1%,提升5.8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电脑及其零部件、半导体制造设备分别进口6018.5亿、1965.1亿、433.7亿元,分别增长14.3%、87%、47%。同期,粮食、食用水产品、乳品、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等民生消费品分别进口188.5亿、104.8亿、86.3亿、53亿元,分别增长13%、33.4%、20.9%、8.9%。

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联通世界的“空中桥梁”,航线网络覆盖全球。为支持白云机场建设“超级航空枢纽”,广州海关主动靠前服务,聚焦增强航空物流枢纽能级等内容,于今年4月出台了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20条举措,让跨境人员往来更顺畅、货物通关更高效。“上半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新增国际客货运航线14条。在支持航空枢纽建设方面,为弥补直飞航班运力的不足以及未通航点之间货物运输需求,支持企业通过‘空空中转’模式进行货物转运,进出口货物在始发站登机后,可在白云机场停留更换货运单号,再转乘其他航班飞抵目的地。”广州海关副关长黄斌介绍,上半年,广州海关监管经白云机场口岸进出境人员870万人次、进出口岸货运量超75万吨,均创近年来新高。

质量稳步提升

新兴动能加速释放,出口产品“含新量”提升。在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大、出口基数高企的情况下,广东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支持新领域新赛道在开放合作中发展壮大,推动出口实现总量增长、质量提升。上半年,广东出口机电产品1.96万亿元,增长7.2%,占同期全省出口总值的67.8%。其中,出口电子元件2954亿元,增长17.3%;出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2154.1亿元,增长15.9%。同期,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技术产品出口5054.3亿元,增长13.3%,机床、无人机出口分别增长18.7%、29.2%,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28.8%。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增长11.2%。

潮玩在海外市场爆了,今年上半年,东莞玩具出口99.7亿元人民币,覆盖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东莞有超过4000家玩具生产企业,150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黄埔海关根据潮玩产业出口特点,多维赋能,打造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以高效服务为抓手的全链条体系,助力东莞擦亮’中国潮玩之都’金字招牌。”钟声介绍,近期,“海关抓LABUBU”引发热议,黄埔海关在出口渠道查获并扣留了1.8万个侵权“LABUBU”玩偶,不仅为企业挽回了潜在损失,更对侵权行为形成了强力震慑。黄埔海关引导企业主动办理知识产权海关备案,将自主IP转化为受法律保护的“硬资产”。努力推进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白名单”管理制度,将优质创新企业纳入重点保护范围,让合规企业在“出海”时少走弯路。

当前,海洋经济在国家经济整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上半年,广州市出口船舶同比增长11.4%,出口海上钻探生产平台、船用发动机等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同比增长64.7%,出口额分别占广东同类产品出口比例的七成和五成。“广州海关坚持高标准落实《南沙方案》,以南沙港港口集群建设为发力点,细化制定102条具体措施,加快推动临港经济、海湾经济、口岸物流集群高质量发展。”黄斌介绍,为提升通关效能,以南沙港为枢纽港深化“一港通”改革,优化海关通关和港口调拨等多环节衔接流程,让港口物流高效运转。目前,“一港通”模式开通航线23条,覆盖广东、湖南、贵州三省12个城市的19个内河码头和4个铁路陆港。效率提升带来亮眼的“成绩单”。上半年,经南沙口岸进出口货物616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7%。

南方+记者 刘倩

通讯员 陈琳 吕美锦

编辑 钟展锋 李江萍
校对 曾慧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