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天内上万人次参与,南方报业这次全员特训有多“硬核”
13期硬核课程、12个AI大奖、2000+实战案例……这场特训的“含金量”拉满了。
7月11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举行“百日精进•云端砺剑”——2025系统性变革特训营第十三期课程暨结营仪式。星球研究所内容总监张粹格作专题授课。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黄灿作结营讲话。集团领导以及各单位各部门员工在现场或通过观看直播参加活动。
百日淬炼:
“线上+线下”上万人次参与特训
对于2025年的主流媒体,“变革”是关键词,“学习”是必修课。这次特训营自4月启动以来,以“百日攻坚”之势,邀请国家级著名专家、顶流媒体人、业内资深讲师、网红自媒体主理人及集团业务骨干组成16位“导师天团”,推出摄影摄像、AI应用、网红IP打造、视频制作、智媒管理、直播运营、无人机拍摄实践等13期“硬核课程包”。特训采用“线下课堂+线上直播+回放温习”模式,激发全员学习热情,集团所属各媒体、职能部门以及技术、经营、后勤系统累计上万人次参与培训,线上课程总点击量达5万,课程页面停留时长超4.1万小时,实现全员覆盖、多样化进阶、全系统试炼。
参训学员认真听讲。
参训学员认真听讲。
“此次百日特训是集团推进系统性变革思想再统一、认识再深化、能力再提升、整装再出发的重要举措。”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黄灿在结营仪式上表示,特训活动实现了“培训面广、参与度高、实用性强、活学活用、推动变革、创新增效”的预期目的,对集团加快融合转型、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大有助益。
特训以来,从“传媒老炮”到“入行新兵”都积极参训、以学促干,掀起融媒工具“用起来”热潮。学员使用南方智媒云工具生产图片超1000张,视频超1500个,互动产品43个。同期举办的AI应用创新大赛收到76件作品,涌现出一批兼具创意与品质的精品力作,“以赛代练、以赛促训”推动成果转化,最终6件内容创作类和6件管理运营类作品脱颖而出,在结营式上获颁优胜奖项。
大咖压轴:
解析“极致出精品”的爆款密码
作为收官课程,星球研究所内容总监、纪录片制片人张粹格以《以极致内容讲好中国故事 用地理视角解构世间万物》为题,揭秘星球研究所一系列百万级、千万级爆款背后的创作逻辑。
星球研究所内容总监张粹格作专题授课。
星球研究所内容总监张粹格作专题授课。
在媒体普遍注重抢时效、拼速度的互联网时代,星球研究所却坚持专业性是立足之本。“宁愿慢,也要做精品;慢,也是一种极致门槛。把每一个课题,都当成一篇论文。”张粹格用一组组数据诠释“慢工出细活”的成功之道:平均用一到一个半月写文案,用60—90天做一条视频;文案动笔前先用2周看遍选题涉及的所有资料、文献;改稿、推翻、重写往往10遍以上;文稿除了部门间交叉“内审”,还要给国内该领域最权威的专家“外审”;每个选题都要做50个封面、起100个标题再经内部投票、碰撞讨论确定……她坦言,正是“变态”的严谨与苛刻,吃难以想象的苦,才能做经得起时间和受众检验的作品。
互动环节,学员踊跃提问。“同一题材持续报道如何发掘新意”“如何看AI在视频生产中的应用?”张粹格表示,通过变换观察视角,深入回答受众关心的问题,提出独到观点,更容易引起普遍共鸣与广泛传播。除了打好文案基础,为了呈现超凡视觉,他们还不断迭代CG建模、升级动画制作能力,力求每一帧画面尽善尽美。在部分转场短镜头及材料收集、预设效果图中,科学合理运用AI辅助。
互动环节学员踊跃提问。
互动环节学员踊跃提问。
总编寄语:
坚持以学促干助力改革发展
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黄灿作结营讲话。
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黄灿作结营讲话。
结营式上,对集团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黄灿提出四点期望:一是以学促干,要学以致用、学用双长,加强学习交流,在技能提升上再淬火。二是深耕下沉,要广泛密切连接受众,打造更多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内容精品,进一步增强用户黏性。三是开放协同,要提升自主生产,加强协同生产,带动开放生产,在共建共享上更充分。四是双向赋能,要推动技术开发与内容生产双向成就,机制创新与系统变革双向奔赴,在支撑保障上更有力。希望全体员工以这次特训营为起点,在集团新一轮改革发展中奋楫扬帆、劈波斩浪、再创佳绩。
近期,为深入推进系统性变革,打造内容生产传播与全媒体人才“双一流”高水平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南方报业接连推出百日特训、“定点轮岗”等创新举措,宣布重点打造20个新媒体IP和15个融媒品牌工作室,着力培育更多全媒型、专家型、复合型、IP型人才。7月起,首批“定点轮岗”的9位年轻骨干已经到位。集团每3个月在南方日报、南方+内选派文字记者、编辑和音视频记者、编辑双向轮岗,推动文字与视频能力的双提升,“文章高手”“视频能手”双融合,全面加强报端全媒体全链条生产能力。
学员感悟:
AI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奖者分享参赛心得。
AI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奖者分享参赛心得。
AI应用大赛获奖者、南方周末报社陈晓龙:在获奖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有两点关键:一是打破传统解法,AI能帮我们更高效工作;二是立足自身业务场景,只有真正用起来,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我们需主动以“新闻+科技”重构生产流程,做破局者为融媒内容创新注能。
广东教育杂志社记者王思静:印象最深的是“巧用融媒工具箱,快速打造互动爆款”这一期课程,不仅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融媒工具箱,促使在采编工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工具,还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互动爆款的产生逻辑,进一步领略到融媒工具在日常内容生产、管理、运营领域的重要作用。
南方农村报记者方壮玮:AI技术正深度重构融媒体生产流程,以我近期实践为例,从文案创作到动画制作,AI工具贯穿全流程,使制作效率提升超60%。作为年轻记者,我们既要保持内容定力,更要善用技术红利——让AI处理重复劳动,记者专注价值判断,实现“人机协同”的乘数效应,放大主流声音的传播力与穿透力。
撰文:薛洁 廖晋辉 谢庆裕 谭慧瑛 方韦琪
拍摄:许舒智 王俊涛
剪辑:金镝
统筹:杨彩珊 王海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