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新加坡游泳世锦赛十米跳台溅起历史性水花——15岁的阳西姑娘谢佩铃与搭档朱勇鑫摘金,成为阳西建县以来首位世界冠军。当混双十米台金牌挂上脖颈,新加坡的碧波不仅映照出中国跳水的薪火相传,更折射出一个滨海县城的璀璨光芒,以及将青少年体育事业纳入“百千万工程”的持续投入。
不久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还在阳西县开展“党建+体育”乡村振兴活动,汇聚羽毛球全国冠军以及高校专家等力量,助力阳西乡村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当下,阳西正全力为运动员创造更好条件,为更多的“谢佩铃们”铺设起跳的台板。
这位渔村姑娘的登顶,为阳西开启了体育强县建设的新思考——谢佩铃从体操转项跳水的成功,揭示了多元化培养的重要性。阳西可联合高校开发运动潜能测评系统,避免“单项定终身”的人才损耗。用时,可借鉴“双百行动”的校地合作模式,邀请省队教练下乡开展运动潜能筛查,推广启蒙课程。
阳西还可探索冠军效应长效转化的特色发展路径。红光村作为谢佩铃故乡,养蚝总面积达5.2万亩,年产量6万吨,“水中生金”的产业奇迹与“跳水冠军”的体育成就交相辉映。阳西可在每年举办的程村蚝美食文化周上,邀请谢佩铃回乡,作为程村蚝品牌推荐官,为家乡特色产业“打call”。
此外,近年来程村镇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打造了“中国蚝乡”乡村振兴示范带。接下来,或可考虑将“跳水”元素融入到乡村规划中,在红林鹭影观景平台、蚝情馆等热门打卡点的基础上,建设集跳水体验、体育研学、乡村旅游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设施,使体育名片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持续动能。
谢佩铃创造历史的“破冰一跃”,恰如阳西发展的生动隐喻:昔日偏居一隅的滨海小城,正以敢为人先的姿态,跃向更广阔的舞台。
撰文:张嘉元
图片:任浩沿 新华社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宋芾
校对 叶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