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长高加速度!清远市妇幼7月27日开展儿童生长发育义诊

作者 黄剑琴;陈之瑜 2025-07-24 18:44

孩子的身高问题一直是家长关注的焦点。您家孩子是否存在身高增长缓慢,低于同龄孩子,比如长期坐在班级第一二排,衣服、鞋子一两年都不用换新码,比同龄、同性别的孩子明显矮半头以上,即便父母身高不矮但孩子生长缓慢;性发育提前,过早成熟;超重或者肥胖;消瘦、挑食、脾胃功能差,营养吸收不好等情况呢?

为帮助广大家长解答心中的疑虑,助力孩子健康成长,7月27日(周日)上午8:30至11:00,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生长发育科联合营养科、中医科举办儿童生长发育义诊活动,为家长提供解疑平台。活动面向3—15岁存在生长缓慢、性早熟、肥胖或营养不良等问题的儿童青少年,提供免费评估与个性化长高指导。

聚焦生长痛点,专家现场答疑

人的身高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但是有一个相对的范围。医学上用百分位法或标准差法来判定孩子是否属于矮小,即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数,或低于2个标准差(-2sd),医学上称之为矮小。

评估自己家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和同龄的孩子比较。如果孩子比同龄的孩子平均矮5厘米以上或者长期坐在班级前两排、发现裤子穿了两三年也不见短等情况,就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去正规的医院做相关检查。

据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但就诊率不足1%。针对家长普遍关心的“孩子身高是否达标”“性早熟如何干预”等问题,本次义诊将提供多学科联合诊疗:

免费项目包括身高体重测量、生长曲线绘制、成年终身高预测、中西医联合评估;义诊专家团队涵盖儿童生长发育科曾秀珍副主任医师、营养科杨振东副主任中药师等5名资深医师,涵盖内分泌、营养、中医儿科领域;限额80名。

科学破除误区,抓住30%后天潜力

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性的因素就是遗传因素,后天的因素包括营养、运动、睡眠、心理、环境以及疾病等因素。 遗传对身高的影响非常大,人的身高60%~70%是由遗传决定的。 除了遗传因素外,生活中的营养、运动、睡眠、心理、环境以及疾病也是影响长高的重要原因,这部分非遗传因素对身高的影响占30%-40%, 是可以干预的。

打个比方,一颗好的种子,如果种在不恰当的土壤上,也就说培育方式不好,那么它也可能长得不茁壮。但是一个不是特别好的种子,如果精心地去培育它,它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长得比较高大。这就是为什么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高个的父母培养出矮个孩子,很多矮个的父母却培养出高个的孩子。

因此,我们说身高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如果能帮孩子把这30%左右的长高潜能发挥出来,把握好长高的黄金期,也能后天帮孩子达到一个好身高。

若孩子出现年龄增长不足5厘米(3岁至青春期前)、长期坐班级前排或骨龄异常等情况,需警惕病理性矮小。义诊将针对营养、睡眠、运动等关键因素制定方案。

饮食方面,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应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饮食规律,能量和营养素摄入充足。注意营养均衡和蛋白质的充足摄入,少喝碳酸饮料,少吃快餐、油炸食品和反季节蔬果等;做到食物多样,每餐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大豆等食物中的3类及以上;每天食物种类达到12 种以上,每周达到25种以上,每天300ml以上奶量。

充足的睡眠是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生长激素由脑垂体分泌,分泌呈脉冲式,它在晚上10时至凌晨1时达到分泌高峰期,而且在深睡眠状态下分泌,应培养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睡眠习惯,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所以建议学龄前期(读幼儿园)的孩子21点左右睡觉,学龄期儿童21:30左右睡觉。同时,为了保证睡眠质量,建议睡前1—2小时不进食。

运动方面,建议2~5 岁儿童每天身体活动总时间应达到3小时,每天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6~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累计进行不少于1小时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目前认为有助于身高增长的运动有纵向运动和肢体伸展的运动,如跳绳、摸高、投篮、引体向上、游泳、打羽毛球等。建议多在室外运动,让孩子得到较长时间的阳光照射,促进机体维生素D的生成,有利于钙的吸收,也可促进身高增长。

心理方面,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轻松的家庭环境,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不要习惯去批评孩子,当孩子精神总是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时,会影响到神经内分泌功能,也会导致生长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从而影响长高。

警惕“晚长”陷阱,骨龄检测是关键

老观念认为孩子有早长和晚长之分,所谓“二十三蹿一蹿”,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所谓的“晚长”,医学上是指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即在正常儿童进入青春发育的年龄时,没有生长加速,但在其他同龄孩子停止生长或生长减慢之后,他却出现身高猛长的情况。

大部分青春期发育延迟的孩子,父母也有“晚长”的情况。骨龄的大小是判断孩子是否晚长的重要指标,骨龄可真实地评价儿童的生物年龄,客观地评价儿童身高生长水平,晚长孩子的骨龄通常落后于实际年龄。如果孩子骨龄落后实际年龄2岁且生长激素水平正常,则可能为“晚长”或体质性青春期延迟。但如果骨龄与孩子年龄相匹配,则提示孩子不属于“晚长”。即便是晚长的孩子,其生长速率也应与正常的孩子基本平行,如果孩子的生长速率异常,又没有及时干预,那么待到骨骺闭合时往往错过了最佳干预时间,后悔莫及。

另外,医生强调,家长首先养成给孩子定期测量身高的好习惯,至少每3个月给孩子定点、定时量一次身高,了解孩子的生长速率。如果3岁以下儿童生长速率每年小于7cm,儿童期(3岁—青春期)生长速率每年小于5cm,青春期生长速率每年小于6cm,需要考虑孩子生长发育迟缓,建议至专科就诊评估。

撰文:黄剑琴 陈之瑜 通讯员 廖思兰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叶镇祖
校对 叶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