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默达
H20,近日火上了热搜。
7月14日,英伟达公司官网的一纸声明,宣告旗下高端AI芯片H20对华出口限制解除。7月15日,其老板黄仁勋在北京公开表示,美国政府已经批准了英伟达的出口许可,并谈及与中国市场的后续合作。
有人感到振奋,认为这是一个友善的信号,并期待H20助推中国AI产业加速发展;也有人对此不屑,认为不过是美国芯片禁令背景下的“阉割版”,更看好国产替代。
H20对国产AI发展究竟有多重要?美国的“技术封锁”要转向了吗?



黄仁勋:将向中国销售H20芯片,美国政府已批准出口许可
(一)
初次听闻,有人或许会将H20与水的化学分子式——H2O搞混。
有趣的是,水是生命之源,高端芯片提供的算力也是发展AI大模型必不可少的源泉,但有一点很清楚:H20不等于“高端芯片”,更不是“不可或缺”的代名词。
为什么这么说?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H20相比2022年3月推出的H100,GPU核心数量减少41%、性能降低约28%,是一款“不太理想”的芯片。而且,H20并非首款“中国特供”,在它之前还有H800和A800,但美国政府因嫌它们“性能太高”,统统禁掉了。
对比国产芯片,H20的对手是逐渐应用于众多领域的华为昇腾910系列芯片,二者性能接近,但前者在成本上更有优势。并且,H20还端着“金饭碗”——英伟达斥巨资打造的CUDA生态(一种通用计算解决方案),几乎所有主流模型都依赖其训练,且开发者维护者众多。
对于国内专注自研且有稳定货源的AI巨头而言,H20或许没有太大吸引力,但对于众多蓬勃生长的中小创新企业和其他相关行业而言,或许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不够先进,但有一定市场优势;限制总处理性能以应对禁令,却又采用了高效的计算架构和更大的内存,使其在推理上表现尚可。这不由得让人感叹:“老黄刀法,这次依旧是精准如斯啊!”
这是2024年1月8日拍摄的英伟达公司标识。图片来源:新华社
这是2024年1月8日拍摄的英伟达公司标识。图片来源:新华社
(二)
黄仁勋是科技大佬,更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对华禁售显然不是他的想法。
事实上,自美国拜登政府2022年实施半导体出口管制以来,他曾多次炮轰这项政策,这源于他对科技发展规律的清醒认识,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不仅影响到他赚钱,而且不断培育出潜在的竞争对手,影响英伟达在高端芯片领域的垄断地位。
为何美国政府现在放宽了H20的出口许可?个中原因,大致有两种分析。
一是“置换论”。7月16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此举是美国与中国就稀土展开谈判的一部分。”不过,他并未谈及更多细节,因而被许多人认为是“烟雾弹”。但即便真如其所说,优先度也绝不会靠前,由谁提出并加入条款,同样耐人寻味。
二是“倾销竞争论”。7月15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电视节目中表示:“中国已经研发出性能与H20相当的芯片,因此英伟达销售H20不存在问题。”这是对中国科创能力的肯定,但显然不像表面那么轻松。结合这款芯片的成本优势和英伟达的产能优势,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个词——“倾销”。
就在7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回答相关问题时再次指出,中方反对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反对对中国进行恶意封锁打压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这是我们应有的态度——无论来的是胡萝卜还是大棒,我自岿然不动,中国反对“脱钩断链”“小院高墙”,但从不惧怕,更不会因“红杏一枝”就轻言春天已来。
图片来源:新华社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三)
为了与中国市场长期合作,黄仁勋一年内三次赴华,表面和里子的功夫都做足了。
首次参加链博会,首次使用中文演讲,直接点赞中国创新环境和多家中国企业,黄仁勋还表示,将逐步扩大H20生产,并计划针对中国开发新的消费级GPU。
中国AI企业要用H20吗?
在科技创新领域,“舶来的东西”从来没有什么高贵或是低贱一说。H20为我国AI领域中小企业带来的,将是实打实的成本红利。一个直观的写照是,国内二手市场英伟达同系芯片的价格近乎腰斩。
更何况,中国企业擅长在应用端创新,硬件渠道的打通显然是利好。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禁售之前,H20也并非供不应求,恰恰是DeepSeek等国产推理大模型的突破,进一步刺激了对其需求。它的放开,显然有助于促进国内AI产业的进一步繁荣。
在H20面前,大企业更为淡定,比如字节跳动就直接否认了提出购买申请的传言。小米董事长雷军倒是很高调,他与黄仁勋不仅合了影,还在链博会上“相互吹捧”。但小米并非传统的AI企业,而是应用端的典型,这让我们不由好奇,雷总又要在他的爱车上搞什么黑科技了。
7月15日,美国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中国贸促会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赵博 摄
7月15日,美国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中国贸促会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赵博 摄
H20来了,更应该关注的或许是华为昇腾、寒武纪等——在禁令层层升级时埋头搞研发、如今众声喧哗仍然低调前行的芯片研发企业。它们的执着追赶,在高墙上凿出了一个个缺口,如今还将直面新的挑战。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