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南都记者获悉,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其中包括整治实施网络侵害行为、隐蔽传播违法不良信息、诱导参与线下危险活动、利用未成年人形象牟利等。南都此前曾推出“病态流量”系列调查,起底极端“蹭”流量等现象背后产业链及治理建议,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本次专项行动将进一步拓展治理深度和范围,持续深入整治网上危害和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问题乱象,严肃查处涉暴力迷信、淫秽色情、引诱自杀自残、侵害未成年人隐私等违法信息,全面清理低俗庸俗、炫富拜金、极端情绪等不良内容,严厉打击涉嫌针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在此基础上,聚焦各类新情况新表现,做好四方面问题整治,包括实施网络侵害行为、隐蔽传播违法不良信息、诱导参与线下危险活动、利用未成年人形象牟利等。
其中,实施网络侵害行为是指以未成年人为对象,借绝版“谷子”、明星周边、免费学习搭子、图片定制等名义,侵扰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隔空猥亵等恶性违法行为。
南都曾报道,2024年5月,“江西法院”官方账号公布案例,李某某胁迫多名被害人多次给其发送裸照、裸视频或拍摄淫秽视频,其行为已构成猥亵儿童罪、强制猥亵罪,判刑五年六个月。
此外,诱导参与线下危险活动包括引诱提供陪聊、陪玩、陪游等违规服务,教授制作“笔枪”“牙签弩”等所谓“创意手工”,鼓动未成年人模仿“楼梯跳跃”“窒息挑战”等危险动作,可能造成线下伤害。
2024年11月,据南都报道,湖南益阳一家长称孩子在学校因玩“死亡游戏”出现晕倒尖叫的情况。11月4日,益阳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在了解相关情况后该局已采取措施,已要求全市学校进行排查,“截至目前,我们暂未接到其他学校类似情况的报告。此外,我们在加强生命教育工作方面已经做了后续部署。”涉事家长表示,孩子已无大碍。
另外,利用未成年人形象牟利包括恶意发布导向不良的未成年人出镜内容,炮制软色情、软暴力“毒流量”,炒作儿童CP,摆拍“整蛊儿童”“姐弟互殴”等虚假剧情,炫耀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博取眼球、营销牟利。
南都此前推出“病态流量”系列调查,起底极端“蹭”流量等现象背后产业链及治理建议,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短视频的终点就是直播带货”,有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不少博主通过搭建剧本人设获取观众信任,再以诱导的方式进行变现。但有些博主在此过程中谋取不正当利益,极易触碰法律的红线。
采写:南都记者 马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