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势出圈!廉江“缀美行动”让乡村颜值飙升

作者 许筱倩 2025-07-17 21:45

廉江的乡村里

一道道原本普通甚至破旧的墙壁

正被画笔赋予“魔法”

这些墙绘不再是简单的修饰

它们串联起村里的历史文化、

民俗风情、产业特色及群众需求

同时也让“干部干村民看”的乡村风貌提升工作

悄然变成“全民缀美共守护”的新样貌

现在的廉江乡村有多美?

跟着小廉一起了解~


乡村故事爬上墙壁

49条乡村添靓景

廉江市城南街道酒房村里

一幅“我在酒房等你”的墙绘格外醒目

画里

今年火遍全球的哪吒倚靠着酒坛

露出标志性笑容

旁边的古井、酒缸、店铺

藏着村庄制酒史

“上世纪80代后,年轻人陆续外出打工谋生,村里造酒的事情慢慢没人提起了。”酒房村村民小组长李雪太回忆介绍,相传道光年间,先辈在此发现一口古井水质独特,所酿之酒格外醇厚,因此在此定居成村,逐步扩大到如今500人的规模。

谈及墙绘的设计理念,设计团队成员林锐介绍,墙绘用哪吒为媒,打破神话与乡土、传统与年轻的边界,让古井涌出的不只泉水,更是文化传承的活水。“很多年轻一辈都不知道村里这段历史咯,看到墙绘成品才恍然大悟。”林锐笑道。

如今

这道墙绘成了“时光桥”

把散落在老一辈记忆里的乡村故事

重新画在年轻人眼前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唤起村民记忆深处的墙绘还有

高桥镇大冲村的“孩童爬窗摘果”图

廉江市第五中学美术老师团队

顺着房屋窗沿画梯子

小女孩站在窗上摘红橙

男孩背着竹筐爬梯子

色彩温和暖心

把乡村生活的温馨“钉”在墙上

过路的村民频频停下脚步欣赏

思绪仿佛回到了童年爬树摘果时

“高桥是廉江红橙的种植大镇之一,我们将村民真实的生活画上墙,让乡村的一砖一瓦都有了情感,也能让村民更加爱护。”廉江市第五中学美术老师团队负责人说。

这些精美的墙绘

正是廉江“缀美行动”的见证成果

也是廉江在“百千万工程”中的创新实践之一

“我们发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岭南师范学院两所‘双百行动’高校所能,结合廉江中小学美术老师和乡亲的支持,通过墙绘、园林设计等方式,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美丽镇村,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镇村风貌提升‘廉江模式’。”廉江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此项工作将在今年9月底完成49条重点村风貌提升工作。


3D墙绘玩出互动体验

风貌提升变全民缀美

开车驶入石颈镇大坝村

民房旧墙上“蹦”出一头大黑牛

蓝天白云、青绿草地、远处山峦

把墙壁正对面的乡景

用3D立体图展现得淋漓尽致

“后期在牛鼻子上装上绳子,墙面就变成‘放牛现场’了,村民游客都可以‘牵牛’拍照了。”看着辛苦画出的墙绘让乡村变得更美,也受到村民、游客的喜爱,廉江市第二中学体艺卫处副主任杨克栋欣慰笑道,“虽然牺牲了一点假期时间,但这份付出也很值得。”

“居住房屋变美了,心情也跟着变美了。”3D牛耕图房屋主人六婶表示,以前墙壁黑漆漆的,听到有团队来画画,非常欢迎,以后也会好好维护那么好看的墙壁。

与之相近的沙田村戏台旁

“这里是沙田”的标语墙绘

搭配着彩色气球、憨态可掬的小熊

让原本灰扑扑的墙面

秒变“打卡胜地”

戏台下方的墙面同样得到“靓化”

戏剧的人物搭配蓝色浪花

把乡村的日常变成了值得分享的风景

高桥镇大冲村。受访者供图

高桥镇大冲村。受访者供图

十分有趣的是

墙绘不只出现在墙壁上

村里的电线杆、石墩、大水缸

都成了美术老师们的“画板”

有趣可爱的墙绘在廉江乡村里比比皆是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师生在廉江市吉水镇新村仔村墙绘作品。受访者供图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师生在廉江市吉水镇新村仔村墙绘作品。受访者供图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红色印记实践团在廉江市吉水镇江头村墙绘作品。受访者供图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红色印记实践团在廉江市吉水镇江头村墙绘作品。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廉江二中团队在石颈镇烟塘村委烟塘村自来水储水罐上画的二十四节气作品。受访者供图

廉江二中团队在石颈镇烟塘村委烟塘村自来水储水罐上画的二十四节气作品。受访者供图

河唇镇风梢村。受访者供图

河唇镇风梢村。受访者供图

墙绘火了,变化不只在墙上。年轻人刷到廉江家乡墙绘的视频,纷纷在评论区说“想回去看看”;村民看到土生土长的乡村变化,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

更动人的是村民的意识变化。“以前的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可能是干部‘追着’村民开展,现在的美丽墙绘让村民主动过说‘来我家画画吧’‘要好好维护那么美的墙画’。”站在3D牛耕图前,石颈镇平城村党支部书记龙润柏感慨道。

正值黄皮果丰收时节,河唇镇风梢村墙绘吸引游客打卡拍照。受访者供图

正值黄皮果丰收时节,河唇镇风梢村墙绘吸引游客打卡拍照。受访者供图

廉江“缀美行动”还在进行中

这一道道墙绘成为了乡村新景

乡村风貌提升

不再是政府的“单打独斗”

廉江创新打出“组合拳”

发动全市中小学美术老师、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岭南师范学院

两所共建高校的专业优势

还有热心乡亲齐齐上阵

把“干部干村民看”的旧题

答成了“全民缀美共同护”的新篇


南方+记者 许筱倩

摄影:杨川(除署名外)

编辑 钟茵
校对 曾慧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