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从有成效迈向更出彩 让政策效能充分释放|免费梅州·助您梦圆

作者 黄培强 2025-08-28 11:12

“免费梅州・助您梦圆”,这一口号不仅传递着梅州招才引智的热忱,更镌刻着这座城市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探索印记。

复盘“免费梅州”的阶段性成果,政策框架下的“五免”措施已初见实效:全市园区标准厂房新增使用面积稳步提升,现代化“免费办公”载体落地,多场“免费展销”活动撬动可观销售额,“免费创业”空间为创客搭建起步平台,“免费住宿”更让求职者与创业者感受到城市温度。这些成果印证了免费政策破解发展痛点的可行性,也为后续深化打下基础。

但若以高质量发展的标尺审视,政策成效与城市需求间仍有差距。

其一,企业集聚效应尚未凸显。虽有企业陆续入驻,但多为单点布局,未能形成上下游联动的产业链集群。部分企业享受免费政策后,后续发展潜力挖掘不足,难以带动区域产业协同升级。

其二,人才“引得来、留不住”的困境待解。“免费住宿”等政策能吸引人才短期落脚,但缺乏职业发展通道、优质公共服务等长效保障,导致人才留存率偏低。

其三,政策知晓度与惠及面有限。不少潜在创业者、外地企业对“免费梅州”的具体内容、申请路径不了解,部分县域企业甚至不知有此政策,错失发展机遇。

从有成效迈向更出彩,梅州需聚焦“精准、落地、传播、配套”四大维度,让政策效能充分释放。

精准施策,破解“一刀切”难题。当前政策对不同行业、规模的企业需求覆盖不足,需通过“企业调研+人才访谈”建立需求台账。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在免费办公场地之外,可叠加技术研发补贴、科研设备共享服务,甚至联动高校共建实验室;对劳动密集型企业,重点优化“免费生产”厂房的配套设施,如增设员工食堂、通勤班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强化执行,打通“最后一公里”。政策落地的打折与拖延,会消解企业与人才的信任。建议建立“政策执行清单制”,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与办结时限。例如,企业申请免费厂房,需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与对接。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每季度对政策实施效果开展调研,收集企业反馈,动态调整政策细节,避免政策空转。

立体传播,扩大政策辐射圈。当下,宣传仍停留在单向推送层面,需构建“线上+线下”联动体系。线上,依托各种宣传渠道清晰呈现政策内容、申请流程与成功案例;线下,在珠三角产业转移重点城市举办政策宣讲会,走进高校开展“创业沙龙”,让潜在群体看得见、听得懂、用得上。

完善配套,筑牢发展硬支撑。政策的吸引力,终究需靠城市综合实力背书。基础设施方面,加快推进交通路网升级,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布局,打造“15分钟生活圈”,让人才住得舒心;产业配套方面,围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主导产业,靶向引进上下游企业,建设更多共享仓储、物流中心,降低企业协作成本,以产业链优势留住企业。

当下,唯有以问题为导向破解瓶颈、以系统思维完善保障,才能让免费政策从初步见效走向全面出彩,吸引更多企业与人才扎根苏区,让“免费梅州”成为推动梅州振兴发展的闪亮名片。

相关>>梅州以“免费梅州”政策创新,打造立得住、叫得响、受欢迎的服务品牌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记者 黄培强

编辑 马吉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