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双向奔赴 激活发展新动能 | 紫金“百千万”·改革砺新程①

作者 张浩森 2025-08-19 10:59

编者按:

岭南潮涌,“百千万工程”描绘振兴宏图,为紫金注入强劲动能。紫金以“创新破冰”的魄力、“改革攻坚”的锐力、“狠抓落实”的定力,在改革中破难题,于攻坚中开新局。优化经济布局、激发镇域活力、建设和美乡村、改善民生福祉、创新体制机制、淬炼实干作风……紫金步履坚定,每一次破局攻坚,都彰显挺进深水区的决心,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即日起,南方+推出《紫金“百千万”·改革“砺新程”》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天一亮,紫金县蓝塘镇砂塘村村民钟阿姨早早起床,到基地采摘、打包新鲜的葡萄,通过冷链物流直发县城或深圳的商超,争取当天就端上城里人的果盘。

忙碌过后,她先到镇上挑了两斤沿海城市直供的海鲜,又在快递驿站取了从广州网购的农具配件,路过镇政务服务中心时,顺便用自助终端办了社保卡挂失补办——这些放在几年前要跑县城、托熟人才能办的事,如今在镇上“一站式”就能搞定。

乡村生活越来越便利,正是紫金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成效的生动写照,更是广东“百千万工程”在基层落地生根的鲜活注脚。

近年来,紫金县锚定“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坚持整体规划、协调发展,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发展要素双向流动、双向奔赴,在县域经济提质、城镇功能提升、乡村活力激发的联动并进中,融出了一幅幅具有紫金特色的城乡美景。

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69.01亿元,同比增长3.5%,户籍人口74.08万人,常住人口45.38万人,城镇化率上升至36.47%,成功入选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二批试点县,被省发改委推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之一,为“百千万工程”县域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主一副”强骨架

县城“提质”聚人气

紫金城南新区东部,背靠蝉茶大道的“三馆一中心”项目(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花朝戏传承发展中心)施工现场,随处可见施工人员挥汗如雨,忙碌在吊装物料、砌墙粉刷、瓷砖铺贴、工效监控等环节,加快城区扩容提质步伐。

“县城一方面承接大城市的外溢功能,一方面辐射带动乡村,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激发县城内生动力,才能更好地聚集人气,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方向明,则行动敏。近年来,紫金县深入实施品质县城提升三年行动,科学编制《紫金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出台《紫金县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行动方案》,两年累计谋划55个城市建设项目,扎实推进城南新区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四横三纵”主路网建设,贯通提升永安大道南、香江东路等一批“瓶颈路”,完成邮电新村小区、君安街六巷及周边道路改造等8个项目建设,实现县城增容扩量提质,力争打造容纳20万常住人口规模的现代化宜居城市。

产业发展是县城承载力的底盘。紫金县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等需求,重点打造两大产业集聚平台,因地制宜推进“一主一副”城镇建设。一方面,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引导各要素集聚,加快建设城南新区,推进紫城工业园扩能增效,引领和带动全县发展;另一方面,培育壮大蓝塘副中心,加快推进蓝塘产业新城建设,成为辐射带动紫金中西部区域的发展极核。如今的紫金县城,城市能级得到提升,承载和辐射带动力持续增强,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强“龙头”壮“龙身”活“龙尾”

城乡联动绘就和美画卷

眼下正是龙眼丰收季,紫金县国省道沿线的树荫下、临街商铺前,村民们支起小摊热闹开了:竹筐里堆着饱满的龙眼,竹筛里晾着五指毛桃片,玻璃罐里装着土蜂蜜,竹篮里码着带壳花生……琳琅满目都是本地农货。“这阵子城里来的车排着队,游客不光摘龙眼、吃农家菜,临走还总要捎点特产。你看这蜂蜜,一上午就卖了二十多瓶!”义容镇和平村村民黄燕红一边给顾客装袋,一边笑着说。

乡村发展,核心在人,人气旺则乡村兴。随着城乡融合的深度推进,紫金县“人、地、钱”等发展要素正加速向乡村流动:城里的技术员扎根田间指导种植,闲置宅基地改造成了乡村民宿,银行的涉农贷款精准送到种养殖户手中……城乡之间的“鸿沟”越填越平,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有的开起了电商直播间卖农货,有的用城里学来的手艺办起了农家乐,村里的“新鲜血液”一年比一年多。如今在紫金,不仅镇上刚摘下的蔬菜瓜果能当天端上城里人的餐桌,城里的智能手机、节能家电,甚至年轻人追捧的潮牌服饰,在乡村集市的摊位上也随处可见,城乡生活的“同款便利”越来越多。

缩小城乡差距,关键在融合中对接农民期盼。紫金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民就盼着家门口能挣钱、办事不用多跑路,日子过得舒心。”为此,紫金既下功夫改善人居环境,让村庄干净整洁、住着舒服;也发力发展现代农业,帮农民把农货卖得好、收入涨起来。“环境好了留得住人,产业旺了吸引人,和美乡村自然人气越来越足。”

近年来,紫金县聚焦“城乡怎么建”,探索形成“强龙头、壮龙身、活龙尾”的发展路径。强“龙头”,即实施品质县城提升三年行动,加快中心城区发展;壮“龙身”,则在龙窝、苏区、蓝塘、九和等镇创建省级典型镇,做强特色产业,以产聚人、产镇融合,让乡镇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活“龙尾”,就是结合各镇资源禀赋,挖掘乡村潜力,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农村公路、物流快递、医疗服务等持续下沉,让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撰文:张浩森 黄从高 甘建楼 彭冲

编辑 伍欣莎
校对 符如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