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正变得越来越“好玩”。
日前,2025年东莞市“百千万·莞一夏”活动闭幕仪式暨青少年艺术季成果展示活动在东莞市文化馆举行。
“莞一夏”曲艺下乡文化汇演暨可园青夏趣玩季活动
“莞一夏”曲艺下乡文化汇演暨可园青夏趣玩季活动
这个夏天,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文旅体公益服务活动,超5800场活动,为千万人口打造了家门口的夏日乐园。
近年来,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系统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从全民健身的火热氛围,到新型文化空间的遍地开花,东莞正凭借更可感可及可享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城市文旅形象的逆袭出圈。
体育翻新:点燃全民健身群众热火
通过体育运动强身健体,是每个公民都应享受到的权利。近年来,东莞不断扩大公益性、基础性全民健身服务供给,让体育服务更好满足千万人口。
一是硬件便民。东莞全市各镇街共有23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对外开放,20所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分时段免费向市民免费开放。近年来,东莞长安莲花山建成水上活动中心,厚街龙阁山公园篮球场、网球场相继上新。东莞不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为市民提供健身舞台。
东莞市第八届市民运动会暨2025年时尚运动节正在举行
东莞市第八届市民运动会暨2025年时尚运动节正在举行
二是服务惠民。东莞高度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以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带动市民“会健身”“健好身”,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东莞市有超3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每千人平均能接受超过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服务。东莞全市建成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33个,各村、社区服务点共627个,市镇村全覆盖打通全民健身。
南城街道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
南城街道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
东莞南城街道的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2023年荣获“全国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典型示范站”,也是广东省首个智慧健身体验中心示范点及东莞市体卫融合试点单位。这里设有体质检测区、科学健身指导区、家庭智慧健身场景体验区、体卫融合区等,具备符合国家体质监测标准的成套仪器、康复训练设备,每周5天常态化向市民开放。2023-2024年期间,这里完成了广东省国民体质监测样本采集超3000例,并为群众开展健身指导咨询及报告解读。
三是活动亲民。日前,东莞第八届市民运动会暨2025年时尚运动节正在举行,16个全民健身项目线上线下燃动夏日。据了解,东莞市市民运动会已成功举办7届,2023年和2024年两届线上线下累计参与人数达64万人次,覆盖了东莞大多数群众体育项目,参与人群全年龄段覆盖。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系统通过打造品牌赛事点燃运动热潮。2023年,全市举办篮球赛事活动超9000场次,2024年更是超20000场次,东莞男、女篮球队分别夺得省篮球联赛“十连冠”和“七连冠”,“篮球城市”名片持续出圈,体育健身氛围不断浓厚。
空间上新:打造文化共享多元形态
2023年3月,东莞召开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会,明确提出实施“四馆一剧院一空间”高品质文化供给工程,其中“一空间”指的是建设一批多业态、复合型、精而美的高品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是公共文化服务交流共享的场所,近年来,东莞创新文化空间的共建共享模式,丰富供给主体与形态,为市民提供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书香南苑·莞
书香南苑·莞
在东莞南城市民花园,有一座城堡形状的书屋,这里是2024年获评“广东最美公共文化新空间”的书香南苑·莞。场馆周围环绕着宽广、柔软的草坪,以及清澈的湖泊,内部藏书7000余册,集阅读、艺术、文创、图书销售、文化活动和轻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让市民可以在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
“·莞”空间是东莞打造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品牌。以空间形态美、内容品质好、服务效能高、运营机制新为标准,东莞精选三批61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统一以“·莞”命名,并成立“·莞”空间联盟。
2024年,320万人在“·莞”空间联盟找到了家与工作外的第三空间,近2000场活动在这里上演,吸引了约22万人的参与。其中,万江街道锐空间·莞、望牛墩镇茂春里·望汐坊·莞、南城街道书香南苑·莞、长安镇莲花山下·莞获评“广东省最美公共文化新空间”。
万江街道锐空间·莞
万江街道锐空间·莞
以文化空间为切口,东莞推动产城人文深度融合,让文化服务更高品质、更加多元、更为潮流。
万江街道锐空间·莞由旧印刷厂房改造而成,成为具有后工业时代特色的创意空间;横沥镇稻香文化空间·莞依托国家A级旅游景区打造稻香饭店、稻香饮食文化博物馆等多个空间,让饮食文化焕发新生机;长安镇莲花山下·莞毗邻小天才、OPPO等高新企业和万达广场商圈,为周边人才提供共享办公室、共享自修室、共享多功能室等便捷、贴心的个性化共享空间服务。
面对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分布不均的问题,东莞的做法是通过打造小而美、在身边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提升设施品质,丰富文化供给,延伸服务触角。遍布全市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市民提供举步可达、触手可及的学习空间、休闲空间和人文社交空间。
服务创新:丰富暑期公益供给样态
东莞市文广旅体局每年暑期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文旅体公益服务活动,为“小候鸟”、青少年学生、老年群体等重点人群提供各类文化滋养。用不间断活动串联起缤纷夏日,使东莞公共文化资源更加可感可及可享。
今年夏天,东莞推出包含艺术普及、文体非遗、潮玩动漫、精品旅游等四大板块活动,服务超240万人次。
送曲艺下乡活动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基因,推动粤曲、客家山歌、快板、相声、小品、川剧变脸等多种曲艺形式触达基层人群,不仅深受老年人欢迎,也在社区年轻群体中落地生根。
“莞一夏”东莞青少年艺术季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引导青少年儿童和“小候鸟”等群体接受艺术启蒙、美育熏陶,累计举办了1900项活动,累计达1.87万场次,惠及群众约159万人次。
常年定居横沥的徐义英一家表示:“在东莞度过的众多暑假中,今年的氛围尤为热烈。孩子几乎每天都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供参与,无论是各类培训、研学旅行还是参与成果展演。”
此外,还有书香东莞之旅公益活动和图书流动车进乡村、市文化馆 “小小讲解员”东莞非遗体验营、市博物馆“莞邑小使者”体验活动和“文物动物园——儿童专题图片展”、可园博物馆“可园可以”小学士夏令营,以及全市美术馆联盟举办的多元美术展览及公教活动·······
“湾区周末IN东莞”亮相广州大学城
“湾区周末IN东莞”亮相广州大学城
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系统丰富和创新暑期公益服务的形式内容,以活动热度和文化温度绘就民生幸福底色,以超千万人次参与的文旅活动激活城市活力。
持续进步的公共文化供给,是东莞回应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生动实践,也是城市软实力提升的证明。
采写:南方+记者 张帆
统筹/策划/摄影:龚名扬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