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南海罗行,“长”出了最爱艺术的村民

作者 林洛峰 2025-10-20 11:27

01:46

视频|艺术“敲”开罗行街坊的门

自去年以来,艺术家、丹灶“一号文产特派员”向阳带领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走进丹灶罗行,用艺术将罗行墟“爆改”成为罗行艺术墟,并连续两年举办年度大墟活动,为沉寂多年的老墟带来了久违的人气。

面对墟里的新面孔、新变化,已过古稀之年的竹编手艺人甘惠玲选择积极拥抱。继去年与艺术家共创在地艺术作品后,今年她又协助艺术家孙犁,用竹篾编织出装置作品《龙门》的龙头等重要部位。趁着大墟带来的人气,她还在墟里售卖竹编小工艺品。“8天赚了差不多5000块,好开心!”她说。

艺术敲开了更多街坊的门。钊越渔家乐店主吴伟钊将自己的一艘渔船提供出来,协助向阳完成艺术作品《乘云山》;老木工汉叔帮艺术家拆卸、安装艺术装置;热心居民主动捐出家中的旧物,将生活点滴化作艺术家马继成作品的一部分……

在罗行社区党委书记杜瑞泉看来,罗行艺术墟的打造,对于整个街区而言是一次全面盘活,不仅环境更美,而且治理更优,艺术家与社区并肩,干部与居民同心,在社区运营中汇成一股力量,近两年来罗行社区有超过2000人次自发参与共创罗行艺术墟。

艺术打破了新老墟民之间的隔阂,丹灶镇委、镇政府顺势帮罗行社区搭起平台,用“花园罗行+交汇学堂”双计划进一步激活文化的柔性力量,赋能罗行社区创建“熟人社区”。这也是罗行社区推进“两社三中心”建设的生动体现。

多元力量共创的“交汇学堂”,集结了来自政府、社区、艺术家联盟、文化艺术团等多个单位组成的交汇共创小组,组建艺术、科学、非遗传承等导师团队,既能提升居民群众的美学素养和文化认同,又能为社区培养本土人才,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艺术墟建设。

“花园罗行”计划鼓励艺术家、丹灶女企业家协会等社会团队与本地居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结合美学、艺术等主题建设“小花园”,以“小切口”带动乡村风貌大提升。

罗行社区干部徐颜兴作为社区巾帼力量,近两年参与打造了“融·小筑”等全部5个社区花园。让她感受最深的是,因为有共建目标,有共创平台,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闲置地腾退、资金筹措、人力支持等老大难题通通迎刃而解。

近两年来,罗行社区居民区少梅是共建罗行艺术墟的积极分子,既有参与舞蹈作品表演,又喜欢参加各类工作坊,还是社区花园日常养护小组的成员之一。她说,街坊共同参与,不仅是简单的帮忙,是用行动支持罗行艺术墟建设,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呈现。“现在墟里越来越热闹,环境越来越好,感觉社区也越来越有温度。”

撰文:林洛峰

拍摄:戴嘉信(部分视频素材由丹灶镇政府提供)

剪辑:陈禧彤

设计:严经纬

通讯员:黄淑兰

相关阅读:

柔性力量 善治丹方——丹灶镇柔性治理一线调研

编辑 黄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