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还在沉睡,怀集汶朗镇平龙村的千亩竹林早已被“叫醒”——雾气像轻纱裹着青翠山峦,却拦不住竹林里此起彼伏的清脆砍笋声。
村民们手法娴熟地寻找着破土而出的麻竹笋,手起刀落间,一根根鲜嫩的竹笋便被精准采收。这幅忙碌的晨采图景,如今每天都在汶朗平龙村的千亩竹林中上演。
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源于2022年村里的一次重要决策。面对产业发展薄弱和山地闲置的困境,平龙村组织经济社长、党员和热心人士专程赴清远考察,引进了广东洪业农业有限公司发展麻竹笋产业。通过在各个经济社召开村民大会,详细讲解产业发展前景,最终成功流转1500多亩山地,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收入。
“我们带他们看,教他们种,帮他们卖!”村支书介绍,村里不仅组织农户到产业发展成熟地区参观学习,还以公司1500亩种植基地作为“示范田”,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种植全过程。从购苗到采收,洪业公司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并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建立初级分拣场,方便农户就近销售。
“目前公司种植面积达5000亩,其中1500亩已进入采收期。”洪业公司总经理李婵介绍,汶朗麻竹笋以其独特的脆、爽、滑口感赢得了市场青睐,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品。然而,保鲜技术一直是行业面临的挑战,在采收和运输过程中都存在较大困难。
为此,洪业公司组建了专业的采摘和加工团队,现有采摘工人30人,加工厂员工5-6人。目前主要生产笋干、笋片和笋丝三大类产品,其中笋片和笋丝用于制作清水笋。“我们正在与酒店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下一步将重点发展电商拓宽渠道。”洪业公司总经理李婵表示,公司计划通过真空包装技术提升产品保质期,为线上销售做好准备。
“村委会+公司+农户”合作模式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公司与农户签订保底回收协议,农户按照公司规定的时间将产品送到加工厂进行交易。目前已有30多户农户参与到这个产业链中。“随着加工厂产能扩大,未来我们能够接纳更多农户加入。”洪业公司总经理李婵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记者了解到,汶朗镇还在创业贷款和种养补贴等国家惠农政策方面为农户提供支持。接下来,平龙村将探索成立麻竹笋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抱团发展”实现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增强市场竞争力,发展特色农业,让竹笋真正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绿色金矿”。
来源:怀集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