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秀区东山街、黄花岗街、华乐街开展小巷庙会主题活动,营造社区和谐氛围,办好文化民生实事,落实文化惠民工程。
东山街开展“巧手做花灯 幸福闹元宵”非遗六角花灯手工活动。活动开始,主讲老师为大家讲述了花灯的历史由来及主要制作工艺。“花灯是中国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之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艺术形式。”老师介绍,“本次制作的灯彩(洛阳宫灯)在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居民们沉浸在制作花灯的乐趣当中,搭骨架、贴灯面、点明灯……一盏盏美丽典雅花灯呈现在大家面前。居民刘阿姨表示:“参加今天的活动,不仅收获了一盏花灯,还学习了元宵节传统文化的历史知识,感觉非常充实。”
东山街活动。
东山街活动。
东山街活动。
东山街活动。
东山街活动。
东山街活动。
黄花岗街举办“古韵簪花传雅意 绽放岁月焕新彩”喜迎元宵簪花制作活动。活动中,老师介绍了发簪的源由、佩戴方式以及制作发簪的基本材料和方法、基本知识。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参与活动的居民拿起铜丝,将一片片花瓣缠绕、固定。居民们沉浸其中,享受着手工的乐趣,一步步制作出花朵、花蕊、叶子等配件,随后按照顺序组装、固定在木质发簪上。一支发簪装饰着琉璃色的一大一小两朵花,花朵内嵌由圆润的珍珠和金色的蕊丝组成的花蕊,显得精美华丽却又不落俗套。拿在手上,发簪上还有几条流苏垂下,随着手晃动,发出如同风铃般清脆的响声。
黄花岗街活动。
黄花岗街活动。
黄花岗街活动。
黄花岗街活动。
黄花岗街活动。
黄花岗街活动。
黄花岗街活动。
黄花岗街活动。
华乐街开展“共剪窗花话元宵”活动。活动开始,老师详细讲解了窗花作为非遗的起源、寓意及剪纸技巧,随后手把手地教授剪纸技巧,带领居民们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非遗剪纸作品。一幅幅寓意吉祥、图案精美的窗花作品便跃然纸上,有的是花朵形状组成的“春”字、有的是图案繁复的花纹。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熟练,每一张红纸都承载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他们天马行空地设计着自己的窗花作品。活动中,大家边剪窗花边交流心得,“小巷”里的庙会在这一绘一剪中得以延续,邻里间的情谊也在欢声笑语中悄然升温。
华乐街活动。
华乐街活动。
华乐街活动。
华乐街活动。
华乐街活动。
华乐街活动。
通过花灯、簪花、窗花的制作,让居民进一步了解、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花式”体验家门口的文化大餐,进一步丰富辖区内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共同缔造幸福社区。
南方+记者 马艺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