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梳理政府工作报告发现,2024年的汕尾,“第一”“首个”“首位”“新高”等词高频出现。
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连续10年排名全省第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5.3%,增速居全省第一,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底色愈加鲜亮。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亿元大关,增长2.5%,增速居全省第一,居民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更有信心。
在全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评估中跃居第一梯队,连续4年居粤东西北第一,营商环境优化成果显著。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70元,同比增长6.2%,增速在全省排名第1位。让群众“兜里有钱”,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目标。
可以看出,汕尾正在“老区振兴”的道路上奋力前行,也能看出很多亮眼的成绩。但是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甚至临近珠三角经济圈发展都在承压的背景下,一个四线城市,如何破局突围,汕尾的经验很值得关注和参考。
2024:扬帆向海 向阳生长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兴海强市”是汕尾人常听到的一个词。
凭借海岸线长、海域面积大、海洋生态好等资源优势,近年来汕尾“布网养鱼、立杆取电、躺平看海”,全力构建“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滨海旅游”三位一体的产业格局,在海洋经济方面作为不少。
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强劲发展,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海洋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憧憬和机遇。
而参照汕尾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全市渔业总产值达145.13亿元,增长5.5%。全市接待游客去重后2592.23万人次、增长160.36%,其中过夜游客人数1742.58万人次、增长180.41%,海洋成为汕尾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源。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要效益,“蓝色经济”正破浪前行。
从海洋经济切入,可以看到汕尾发展积蓄的澎湃动能。2024年,汕尾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2020年—2023年间年均增长5.9%、增速居全省首位的基础上,2024年迈上1500亿元新台阶、增长4%、增速居全省第4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房地产开发投资、建筑业总产值、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多项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常住人口预计突破270万人、连续两年实现正增长。
从社会最为关注的项目落地来看,2024年汕尾市新引进产业项目220个、实际到位资金300.6亿元,第四届汕尾发展大会现场签约项目38个、投资额582.8亿元,新建成标准厂房37.77万平方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9.26亿元,总量居粤东西北前四。
此外,各种丰富的业态不断落地,也让汕尾握紧了更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抓手。2024年全市新培育跨境电商园区4个、跨境电商经营主体150个,外贸进出口总额186.6亿元,辖区港口货物吞吐量7163万吨、增长38%。比亚迪实业、恒炜烨、比德能源、中奕环保等重点企业产值实现爆发式增长。103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项目128个、总投资57.74亿元,37家企业开展数字化应用转型。
2025:审慎规划 锚定目标
站在全新的历史节点上,汕尾发展将何去何从?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汕尾市全力打造“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的关键之年。
全市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进出口总额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2%左右。
这个目标既不激进,也不太保守。可以看出,这是汕尾市综合权衡了当下宏观经济环境,立足于自身条件,审慎谋划出的全新蓝图。
在项目方面,汕尾市将安排市重点建设项目330个,年度计划投资508.72亿元。
城市经济发展的基座必定是项目,规划相较上一年度实际落地增长50%,可以看出汕尾市新一年的雄心壮志。大力“筑巢”才能真正“引凤”,这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本之策。
在提振消费方面,汕尾市将力促汽车消费增长10%、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20%、电子产品消费增长15%、家电家居消费增长20%。
消费提振反映出的是社会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是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叠加政府补贴政策红利,汕尾市提出了较高的预期目标。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消费力的释放,必将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在招商引资方面,汕尾市将强化电力能源、海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链条招商”,确保新引进产业项目220个、投资总额800亿元以上,其中引进超50亿元项目4个以上。
敢于多引投资,引大投资,是基于对于自身营商环境、政策支持、劳动力因素、产业链配套等因素综合研判的结果,也是对自身产业消化能力的信心。背靠“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汕尾市在新一年预计将更多借力,拿到诸多项目转移资源, 2025年的招商前景值得期待。
在发展质量方面,汕尾规划企资产规模增长8%、营业总收入增长6%、利润总额增长6%、新增融资规模39亿元。
在当前各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营业收入与利润总和增长相匹配,这是基于产业升级结果的判断,也是加大对企业降本减负力度的体现。更多的经营利润,意味着新一年汕尾市有着更多的积累,这无论对于投资发展,还是激活消费力,都有着积极意义。
“让汕尾‘百千万工程’持续走前列、作示范,让汕尾产业踩上与时代共舞的‘风火轮’。”汕尾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示让人满心期待。
期待在2025年,汕尾市继续聚焦“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的发展定位,咬定目标、奋力拼搏,全力推动汕尾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努力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也期待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汕尾人民,开启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南方+记者 彭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