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莲塘街道率先在莲塘口岸片区启动“箱纳千家,智‘莲’万户”环保项目,首批2台AI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入驻西岭社区四季御园,以科技创新推动垃圾分类智能化升级,构建起“政企民”协同共治的绿色治理新格局,为守护地球家园注入新动能。
科技赋能:智能终端开启环保新模式
新启用的智能回收箱集成多项前沿科技,采用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纸类、塑料、金属等7类可回收物的精准分类,配备自动称重系统和满溢预警装置。居民通过小程序扫码开启舱门,投递后系统实时生成环保积分,可兑换现金提现。“操作太方便了,从扫码到提现一分钟都不到,这实实在在的环保收益看得见、摸得着,以后家里的废品再也不会随手乱扔了!” 居民张女士亲身体验后,对这一智能回收模式赞不绝口。
地球日联动:沉浸式体验深化环保认知
4月2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宣传活动在莲塘口岸热闹开展。活动现场,图文并茂的环保知识展板整齐排列,趣味十足的互动游戏区人潮涌动,吸引了百余名居民踊跃参与。身着红马甲的环保志愿者穿梭其中,他们结合智能回收箱的碳减排数据,生动地向市民讲解环保知识,呼吁大家从“指尖小事”做起,积极践行环保理念。某回收企业负责人在活动中分享道:“智能回收箱的推广意义深远,不仅能有效减轻垃圾填埋压力,还能极大地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城市绿色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政企协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
项目采用“政府监管+企业运营+社区协同”的创新模式。符合资质和相关条件的企业负责智能回收箱设备的维护,为项目提供支撑;街道统筹协调场地资源,保障项目顺利落地;各社区则积极配合开展宣传引导工作,提升居民参与度。在试点期间,项目还将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借助大数据分析居民的投放习惯,从而进一步优化设备布局与服务时段,让智能回收服务更加贴合居民需求。
“箱纳千家”汇聚环保微光,“智‘莲’万户”点亮绿色未来。这种“科技+激励”双驱动的创新模式,将即时奖励机制与智能终端深度融合,为破解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莲塘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试点结束后,我们将逐步扩大智能回收网络的覆盖范围,通过科学优化布局,力争早日实现社区全覆盖,让更多居民享受到智能化环保服务,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南方+记者 曾南希
通讯员 陈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