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持续探索深化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聚焦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全力推进围院式管理建设。目前已实现11个行政村围院式管理全覆盖,建设成效比较明显,去年助力全街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19.9%。
面对“产业强街兴村富民”进程中城中村治理新课题,新雅街坚持以推进城中村围院式管理为切口,构建简约高效的城中村综合治理体系,探索城乡智能管理融合发展“新雅路径”,实现“有序治理”和“持续造血”双赢双收。
街村联动,助推围院式管理跑出加速度。印发《新雅街行政村围院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由街党工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围院式管理工作。各村履行主体责任,立足实际,科学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拓展停车空间;坚持全过程民主,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取得理解支持,科学合理制定围蔽方案,推动围院式管理在11条村落地。自2023年旧村村作为示范样板以来,目前新雅街已在全区率先完成行政村围院式管理全覆盖。
政企合作,解决城中村治理瓶颈问题。针对城中村治理经费短缺难题,各村引入广州市浩轩停车场管理有限公司、佛山市汉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第三方业态,共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城中村智慧安防建设,建成智慧停车系统、电动自行车停车棚、智慧安防管理办公室、高清监控系统等项目。目前,全街11条村建成车行出入口225个、停车位9745个,新增公共区域监控点位483个、“慧眼”视频184个。已形成各村口、路口、巷口、门口、档口等重点区域实时可视化全覆盖,障道闸系统与公安“雪亮工程”联网,实现人员车辆“来知动向、去明轨迹”底数清、情况明,协助识别可疑车辆,处置治安事件多次,提升了城中村治理智能化水平。
兼顾各方,探索集体收益增收新路径。街道依托围院式管理,创新走出“村提供道路空间+企业提供资金建设+村集体返利分红”合作模式。一方面,利用价格杠杆调节车辆使用与停放,减少遏制“外围车”“僵尸车”长时间占用停车资源,规范了车辆秩序,畅通了消防通道,提升了人居环境。近期,升级智能道闸系统,新增AI车牌识别、无感支付2.0功能,识别准确率达99.8%,单车道通行时间缩短至3秒,高峰期拥堵率下降70%。另一方面,村集体每年按一定比例享受智慧安防社区项目的分红,各村集体收益每年均增加10万—60万元,带动了村民增收,实现多方共赢。
撰文:李嘉益 新雅街“百千万工程”办公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