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纵深:美荔天地绽放 让流量变留量|奋力百千万 好心聚茂名

作者 张俊 2025-04-30 10:52

4月30日南方日报《奋力百千万 好心聚茂名——广东茂名感恩奋进二周年特别报道》04版。

4月30日南方日报《奋力百千万 好心聚茂名——广东茂名感恩奋进二周年特别报道》04版。

在包茂高速高州根子镇和分界镇交界处,广东省首个以荔枝文化为主题的高速服务区——柏桥服务区即将对外营业,其昵称“美荔天地”已于日前对外公布。

精美建筑、荔枝文化、非遗展演、特色美食……柏桥服务区内一步一景,充满着浓郁的茂名地方特色和文化风情,是一座具备网红特质的服务区。南来北往的游客和客商,将在服务区内感受到浓浓的荔枝美食文化和高凉地域文化,不少游客还会走进高州千年荔林探寻荔乡农文旅商发展新面貌。与此同时,岭南的荔枝佳果及文旅品牌也会从这里进一步走向全国。

交通引流、农文旅增值。在今年的荔枝季,“以荔为核”的柏桥服务区将讲好荔枝故事、传承荔枝文化,打造成荔枝之乡展示厅、会客厅、体验场,服务带动茂名“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出圈长红,为茂名农文旅发展聚人气、增动能,为全省“百千万工程”探寻“交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的新经验。

航拍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美荔天地”。冯洁云 摄

航拍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美荔天地”。冯洁云 摄

“一枝串果叶”

荔枝网红服务区亮相

全新的柏桥服务区投入使用,为今年茂名荔枝季增添了浓厚氛围,也助力茂名荔枝进一步“火出圈”。

这是全省首个荔枝文化特色示范服务区,荔枝元素体现在服务区改造建设的各个细节。走进服务区,荔枝元素随处可见,厚重的荔枝文化也扑面而来。

整个服务区建筑外观彰显鲜明的荔枝文化特色。高速两侧服务区一体构思设计,主体建筑以“荔乡水韵,一枝独秀”为设计主题,西区主楼呈现“破壳荔果”造型,中央穹顶采用中空夹胶玻璃和钢网架结构,模拟荔果的晶莹质感,东区主楼以一大一小两片“连枝荔叶”为造型。令人惊叹的是一座全长约660米的人行景观天桥化身为“空中枝干”,将西区的“荔枝果”和东区的“荔枝叶”造型的服务区相连,形成“一枝串果叶”的整体效果。从高空俯瞰,仿佛茂名大地上生长的一串巨大的荔枝,视觉效果突出,也给来往的司机和乘客留下深刻印象。

值得关注的是,这座“高颜值”景观天桥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团队设计。站在天桥上,游客可以一览服务区全貌,这里还精心设置拍照点,游客站在桥上,西区“荔枝”造型建筑则会成为背景。天桥外壁也精心设计成荔枝壳的纹理,让整座桥有荔枝韵味,也不失现代感。

柏桥服务区西区主楼中央穹顶,设计上模拟荔果的晶莹质感。邹祥亮 摄

柏桥服务区西区主楼中央穹顶,设计上模拟荔果的晶莹质感。邹祥亮 摄

在服务区内部,荔枝元素也非常鲜明。服务区西区服务楼门口,设计了独特的荔宝IP形象;在服务楼的“乐驿+”便利店内,茂名“五棵树”主题展吸人眼球。只见店内一棵大树的模型下,树冠处生动再现五棵树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象征茂名农业的蓬勃生机,树底下陈列着荔枝、龙眼、三华李和化橘红,各具特色。

服务区不仅是荔枝文化的展示平台,也是茂名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展示窗口。

茂名正在全力写好“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五棵树”指高州荔枝和龙眼、信宜三华李、电白沉香、化州橘红,“一条鱼”为罗非鱼,“一桌菜”为高凉菜)全产业链发展的“土特产”文章。柏桥服务区内,茂名各种“土特产”也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除荔宝IP外,“乐驿+”便利店内还展示有香宝(沉香树)、小橘(化橘红树)、阿龙(龙眼树)、华宝(三华李树)等IP形象,向外传递鲜活可爱的茂名农业新面貌。

在西区服务楼沉香奇缘体验馆内,电白沉香的魅力让人无法抵挡。体验馆内有沉香文化历史介绍、手工制香体验等,有专业制香师手把手教授挑选沉香原料、篆香,以及制作香牌、香囊和串手珠等技艺。游客还可坐在垫子上,闭眼细嗅沉香,在音乐的伴奏下享受心灵的放松。

看展听戏品美食

沉浸式感受茂名文化

茂名是高凉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地,“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的事迹在这里家喻户晓,潘茂名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茂名提炼推出的“山海并茂 好心闻名”城市形象也广为人知。

柏桥服务区,也是茂名历史文化和非遗民俗的展示窗口。

服务区内设置茂名文化主题展区、茂名非遗展演区等,以实物、展演,并结合声光电等现代技术,生动展示茂名文化和非遗魅力。

服务区西区体验馆二层的茂名文化主题展区,汇集了茂名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故事。

历史名人展示区展示了冼夫人、潘茂名、丁颖等历史名人的风采。文化主题展区互动屏播放放鸡岛、仙人洞、御水古温泉度假区等茂名旅游景区风光,在VR体验区,游客能身临其境漫步在荔园与景区之中。

西区体验馆二楼还设有非遗文化展区。展区内陈列着高州角雕、信宜玉雕、电白贝雕等精美非遗作品,空间布置还巧妙融入高州木刻画、化州跳花棚、高州木偶戏等非遗元素,散发着独特的文化气息。为推广潘茂名中医文化,展陈馆设有潘茂名文化电子互动区,游客能通过触摸屏,以趣味问答形式了解潘茂名的事迹与中药知识。

非遗的魅力在于活态传承。为更好传承茂名非遗,服务区搭建非遗展演区,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绝活。展演区也专门开设非遗戏台,会不定期邀请专业人员表演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等戏曲节目。

在柏桥服务区,各类茂名特色小吃让人胃口大开。在高凉食府和高凉名小吃集聚区,食惯嘴粉、阿朱家籺、化州牛杂、簸箕炊、官桥煎堆、根子豆饼角等小吃琳琅满目,每一口都是地道“茂名味”。

服务区既能欣赏到浓浓的茂名文化和非遗,也有充满未来体验感的消费新空间,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柏桥服务区充满魅力。粤海天河城是粤海集团在服务区打造的沉浸式未来生活体验新天地,内有知名品牌买手店奥莱驿站和模拟未来多维空间的未来馆,给服务区增加了科技范儿。

接下来,服务区将精心做好商业活动策划,打造多元化消费新场景,全力将“流量”变为“留量”。

鸟瞰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冯洁云 摄

鸟瞰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冯洁云 摄

以“大景区”思维

为荔博园聚客引流

柏桥服务区虽然面积不大,但一年服务的客流和车流不少。在向外宣传茂名文旅新形象、助力土特产走出去,以及吸引外地游客走进来等方面,服务区无疑将发挥重要作用。

为最大化发挥服务区的辐射引流作用,茂名联合省交通集团以“大景区”思维推动服务区与周边柏桥荔博园文旅资源的要素互补、整体联动,发挥好服务区展示窗口和聚客引流的作用。

柏桥服务区东侧主楼则如舒展优雅的“荔叶”。冯洁云 摄

柏桥服务区东侧主楼则如舒展优雅的“荔叶”。冯洁云 摄

为写好荔枝大文旅文章,茂名依托目前约140万亩的荔枝产区,高水平打造柏桥荔博园,并积极推进柏桥荔博园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园区占地1.5万多亩,其中核心区2210亩、拓展区1.3万亩,横跨甜美果海乡村振兴示范带上的3个核心乡镇(根子、分界、泗水),包茂高速、汕湛高速贯穿其中。

目前,荔博园内已建成千年贡园古荔林、国家荔枝种植资源圃、中国荔枝博览馆、万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园等重点设施,当地还发掘荔枝的甜蜜内涵,建设了荔枝驿站、荔枝乐园、甜蜜蜜酒店、婚姻登记处、婚纱摄影店等配套设施,针对年轻群体发展甜蜜经济。

荔博园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打通从高速到文旅景点的“最后一公里”,服务区加大与荔博园的融合。

作为全省首个实现人、车开放的高速服务区,柏桥服务区打破传统边界,通过ETC车道、碧道系统,游客可以由服务区“无缝”进入周边景点,形成“服务区—景区”的一体化旅游线路,让流量变成“留量”,实现“引流入区”“引客入茂”。

一是连接东西两服务区的景观天桥延伸至贡园、中国荔枝博览馆、红荔阁等荔枝主题景区,形成“人在桥上走、车在画中游”的立体游览体验;二是服务区设置ETC出入口,车辆可直接到达周边的一骑红尘广场、荔枝雕塑、中国荔枝博览馆、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中国荔枝产业大会永久会址等十几个景点游玩体验。预计柏桥服务区每年将为荔博园导入游客超百万人次。

在今年荔枝季,服务区也将化身经济引擎,吸引更多游客到附近荔枝景区体验荔枝采摘等,带动根子镇、分界镇等荔枝主产区经济发展,促进荔农增收。

柏桥服务区已从传统“歇脚地”升级为全域旅游“打卡地”和周边深度游的“始发站”,有效探索出“交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奋进者说

柏桥服务区商业裙楼负责人李明凯:

服务区就是一个“浓缩版茂名”

柏桥服务区商业裙楼负责人李明凯认为,与传统服务区提供加油、如厕这类服务不同,柏桥服务区的业态更丰富,提供沉浸式茂名非遗体验场景,更侧重旅游体验。

在业态规划上,服务区东西两区各具特色,展现了茂名的多元魅力。东区设置研学课堂、高凉名小吃、茂名特产旗舰店“茂名有礼”,集中展示茂名“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特色农产品,让游客把“茂名味道”带回家;西区则更加注重文化与体验的融合,设有沉香体验馆、咖啡厅、非遗集市、天河城未来城、天河城奥莱城、城市展厅等多种业态。

按照目前运营思路,周六周日有高州木偶戏表演与互动,每天有茂名非遗美食现场制作、免费试吃;不定期有电白贝雕DIY、高州木刻画展演、信宜竹编体验等。李明凯说,茂名非遗资源丰富,柏桥服务区将成为茂名非遗集中展示平台,形成可持续的商业生态。

“这种‘可带走的文化’,将形成游客旅程中的记忆点,比单纯卖特产更有吸引力。”李明凯说,目前已联合10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把木刻画、竹编、麦芽糖工艺等集中到服务区,通过常态化表演,让文化“活”起来。

活态利用非遗资源,是柏桥服务区运营的重要着眼点。李明凯认为,非遗的“国粹属性”能沉淀忠实客群,比如,游客试吃非遗美食后,可通过扫码寄回家,木偶戏表演的视频被分享到社交平台,间接为服务区引流。“长期来看,文化IP的传播会带来复购和口碑。”李明凯说。

除了非遗,服务区还引入房车露营基地、ETC直接互通等功能,未来计划结合茂名“五棵树一条鱼”,开发城乡融合产品,如荔枝特饮,用罗非鱼制作的预制菜等,让茂名农产品通过服务区走向全国。

“这里将会是一个‘浓缩版茂名’,成为认识一座城的开始。”李明凯说。

【一线样本

网红服务区处处是打卡点

网红天桥、乡村振兴大舞台、荔乡长廊……全新的柏桥服务区处处是景,也涌现出不少网红打卡点。

景观天桥。天桥沿途设置乡村振兴大舞台、骑行车道、城市展示橱窗等互动休闲点,沿着柏桥村的乡村彩虹绿道,可以骑自行车跨越东西两侧服务区,一边眺望周边果园绿丘,一边欣赏“一步一景”的活力长廊。“乡村振兴大舞台”,地面通过延伸拓宽演出舞台范围,可满足大型文化表演与展示,主立面配套LED展示屏并全面提升整体灯光音响设备,进一步加强与场区游客互动交流;舞台建筑配套内部化装间,提升演出人员服务功能;舞台下的绿岛设计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打造自然景观与功能服务和谐统一。

破壳荔枝。西区服务楼以“破壳荔果”为造型灵感,夜幕降临,服务楼亮起夜景灯光,“荔枝”造型会更加形象,在夜空中光彩夺目。“我们将服务楼的外表灯带藏了起来,只有亮灯的时候才看得到,白天是很难发现的。”项目工作人员介绍。

岭南水乡。在西区服务楼连接商业裙楼的中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景观园林非常养眼。山水景观园林进一步融入柏桥荔博园大景区,打造既遵循传统园林布局、又赋予空间灵动的现代园林。园林内的荔乡长廊,桥栏上花纹精美。走在桥上,仿佛穿越回古代荔乡,感受质朴与宁静。园林的叠流映翠景观,以水为主题,设计层层叠叠的水池,水瀑飞流而下,周围竹林茂密,倒映水中。

硕果团簇。而从东区主楼看,这里以一大一小两片“连枝荔叶”为造型,全长约660米的人行天桥化身为“空中枝干”连接东西两区,天桥设置多处节点象征“硕果团簇”。

柏桥服务区亮点纷呈,美景、水果、非遗、科技……多元素融合令人心潮澎湃,不仅连起了“柏桥荔博园”大景区,还串联起茂名地方特色,让荔枝文化在服务区内外熠熠生辉。

南方+记者 张俊

通讯员 卓剑斯

4月30日,南方日报推出《奋力百千万 好心聚茂名——广东茂名感恩奋进二周年特别报道》。


编辑 朱慧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