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笼赋能大民生!吴阳镇鼓励乡贤回乡办厂助群众就业

作者 麦思容 2025-04-01 16:23

宽敞的生产车间里,工人或在认真焊接铁笼,或在有序搬运货物,他们从过去的务农、失业人员,变成在家门口月入5000元的家庭经济顶梁柱。这是吴川市吴阳镇通过吸引贤达人士回乡投资办厂,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就业问题的生动注脚。

吴阳海岸线绵长,靠海吃海的当地人善于制作各种渔具捕捞海鲜。在过去,编制渔网、鱼笼、虾笼几乎是当地家家户户都很熟练的手艺。2022年,在外面打拼多年的90后陈先生和朋友回到家乡创业,瞄准市场需求谋划开办虾笼厂。

在吴阳镇委、镇政府的支持与重视下,在那蒙村委会的大力帮助下,陈先生很快就解决了开厂用地问题,并快速办理各项开厂手续。同年,这个位于那蒙产业园,占地600平方米的工厂顺利投入运营,取名为“民润虾笼厂”。

“目前我们有固定工人22人,主要负责焊制虾笼架,大家每个月的工资基本有4000元,甚至5000多元。还有很多负责编织笼网的散户,村民可以通过在家帮我们编织笼网来增加收入,按件计费,多劳多得。”陈先生表示,去年向群众支付人工费用共计100多万元。

近日,记者在民润虾笼厂看到,工人正在熟练地焊接铁笼,焊接好的铁笼会运送到村民家中,由村民在家利用空闲时间来编织笼网。“村民10分钟就能编织完一个笼网,而且时间很自由,在家就可以做,还能兼顾家庭,接送小孩上下学。”那蒙村委会干部表示,那蒙村约有870多户人家,基本每户都承接虾笼网编织,该工厂有力解决了当地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甚至有许多尚可劳作的老人也参与进来,通过在家门口工作,每个月可以增收几百至2000元不等。

该工厂还为村中的残障人士提供就业岗位。作为土生土长的吴阳那蒙村人,陈先生与其合作伙伴十分关切村中乡亲父老的困难,特意为多名残障人士提供工作岗位,每天为他们支付工资150元,不仅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也让他们在工作中端正生活态度,找到人生的价值,这一善举对维护该村的治安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去年,该虾笼厂年产约60万个虾笼,主要销往广西、福建、珠三角沿海地区。接下来,该厂将继续努力打开销路,以订单促产量,以产量促就业,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驻吴阳镇帮扶工作队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镇政府及工作队将积极发挥资源优势,通过资源链接、消费帮扶等方式,帮助企业打开销路,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帮助村民增收致富,让小虾笼赋能大民生。同时,将继续优化吴阳的营商环境,发动各方社会力量来吴阳办企业,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南方+记者 麦思容

编辑 陈明维
校对 吴荆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