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郝冠辉追随著名乡村振兴专家温铁军老师从事乡村建设工作。曾先后创办沃土工坊、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等生态农业机构。2018年来到中山,创办旗溪香草生活农场。经过6年探索,芳香产业已初具雏形。旗溪香草生活农场享受“旗溪创谷”补贴政策,郝冠辉也入选了中山市五桂山街道首批“乡村新秀”的代表。
理想:把乡村变成能够安居乐业的地方
20多年前,郝冠辉在读高中,当时他就把自己的理想定位:建设乡村,把乡村变成能够安居乐业的地方。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也许源自于在乡村的美好童年,乡村有着比城市更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一起共生的生活。“但是为什么所有乡村孩子的出路都是考大学,然后努力成为一个城市人呢?”这是郝冠辉在高中时代苦苦思索的问题。
高中毕业后,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选择了一所在农村的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大学毕业后,他又追随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老师,到河北定州一个村子里创办学院,从事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旨在帮助乡村的农民合作社从事有机农产品生产,帮助村民提高收入的同时,能够保护生态环境。
但是几年后,越来越多的农户从事生态种植之后,却发现销售成为了困难,于是2008年郝冠辉离开定州,来到了广州,创办了一家社会企业,专门帮助生态农夫,以及返乡青年的小农场销售他们的生态产品。2014年又创办了一个帮助农夫和返乡青年生态农业技术的公益机构。
创业十年后,郝冠辉心里一直有一个打造自己理想中美好乡村的梦想。2017年底,郝冠辉来到了中山五桂山旗溪村,“我一下子就被这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子所吸引,这里有着我理想中美好乡村的模样。”
他放下之前的工作。2018年,郝冠辉扎根旗溪创办了旗溪生活农场和舒米学苑,生活农场探索农业的四生价值,即生产价值、生态价值、生活价值、和生命价值,他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就是要恢复农业完整的价值,只有实现了价值升级,才能够实现产业生机。而舒米学苑,旨在传播一种小而美的乡村创业模式,一种能够同时照顾到生态环境、人的幸福感以及经济发展的幸福经济学。
希望把旗溪村打造发展成香草特色村
旗溪生活农场经过六年探索,芳香产业已初具雏形,在65亩园区内规模化栽培出十多个香草品类,并拟对100余种香草展开引种实验。研发出百余种香草加工产品,年销售额逾百万。围绕香草种植及加工,成功举办香草采摘、产品加工、香草料理等100余种体验活动,年接待游客量达5000人次。
郝冠辉介绍,过去6年经过各种引种栽培实验,农场现在规模化种植了十几种来自世界各地的芳香作物品种:有中山本土的野姜花、中国人最爱的艾草、来自澳大利亚的澳洲茶树,来自东南亚的姜黄和柠檬香茅,来自欧洲的金盏花、洋甘菊等。
基于这些芳香作物的种植,农场也开发了几十种包括香草茶、香草调味料、天然洗护等产品,受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欢迎。并且在不同的季节开发出不同的香草体验活动,让消费者来到农场体验香草生活的美好。
郝冠辉还通过创立舒米学院,建立乡村建设青年联盟,积极参与旗溪举办创业培训,以创业导师的身份鼓励和协助新老村民开展创业活动,并为创业人员提供创业咨询、经验分享等,解决创业人员创业过程中的困惑。
扎根中山乡村6年多,郝冠辉创办的旗溪香草生活农场获得了旗溪创谷补贴政策,租金补贴40000元,享受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创业带动就业补贴6000元。在政策的加持下,更坚定了他继续前行的信心。
近年来,以桂南村为代表的“网红村”,吸引了50余名“新农人”扎根创业。以郝冠辉为代表,他们在村内活化利用旧房与街区,发展生态农业、自然教育、民宿餐饮、文化艺术等各种新业态,开展生活方式型创业。谈到未来,郝冠辉表示,乡村文旅一定是基于特色产业发展的文旅模式,这样子才能够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打造千篇一律的网红村,他希望能够把旗溪村打造发展成香草特色村。
南都记者侯玉晓 通讯员林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