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开局中国汽车如何构筑新未来?|擎英会

作者 魏泓泉;王俊涛;拱千舒;郑新洽;郭小戈 2025-11-24 16:49

11月21日,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车展正式开幕,1085台展车中新能源车629台,全球首发新车93台,展现汽车产业电动化与智能化新趋势,中国汽车品牌更呈现技术向新、品牌向上、产业协同出海的全新面貌。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历经数十年的奋斗奋进,中国汽车工业已逐步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跃迁,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产业链出海提速,正迎来产业巨变的重大拐点。立足广州国际车展这一中国汽车市场“风向标”,南方+推出擎英会系列报道,探讨汽车产业面临的前沿趋势与全新机遇。

“十五五”开局中国汽车如何构筑新未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非,广汽集团总经理閤先庆,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一致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处在转型的关键阶段,更看到深度变革中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重大机遇,科技创新将推动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深刻的重构,AI将对汽车产生更巨大更深远的影响。

南方+:今年的汽车市场可以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何预测明年市场整体走势?

赵非:明年中国汽车销量仍然会呈现增长,乐观预测全行业销量增幅会达到3%或者更高。

一是从国内需求来看,我们国内汽车保有量还没有达到峰值,截至9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3.6亿辆,千人保有量255辆,汽车的增量空间还较大,同时“十五五”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汽车需求的持续增长提供了保障。

二是从政策来看,从中央到地方再到车企,“政策红包雨”不断注入市场,仍然能激发需求活力,总体上更有利于汽车高质量发展。

三是从供给来看,中国汽车市场新品处于投放高位,初步估计2026年乘用车市场上市的新品数量达250款以上,其中新能源新车占比就达到87%以上。

四是从海外出口看,中国仍然处于增量窗口期,预计明年中国汽车出口增速仍然有望保持在10%左右。

閤先庆:中国汽车市场将在“稳中有进”的主基调下,迎来一场基于“四期叠加”的深度竞逐。

首先,产业正处在深度转型期。市场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转型进入新阶段,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至64.8%,正在重塑原有的市场竞争格局。

其次,技术迭代正在加速推进,除了电动化技术的持续进步外,智能化正成为新的竞争焦点,辅助驾驶、AI座舱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管理流程面临全面重构。为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需要建立更高效、更灵活的运营体系,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最后,竞争格局进入深度调整。行业整体利润率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企业需要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加速全球化布局。

何小鹏:汽车明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会有更多有竞争力的商品出现。

南方+: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如何才能突围?

赵非:“十五五”期间,长安汽车将全面推进高质量跃升,重点发力以下方面: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加快“香格里拉”“北斗天枢”计划落地;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推进生态圈建设与整零协同;坚定推进“海纳百川”计划,依托产业链推动全链条出海,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力争2030年海外销量达150万辆。

閤先庆:我们将继续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全面推进“四大核心发展引擎”落地。第一,以新技术,突破用户体验。面向未来,我们依托“天、人、家、车”四大场景打造“星灵AI全景图”,持续丰富用户的出行场景。

第二,以新产品,精准响应用户期待。在今年广州车展,我们带来了广汽埃安i60、昊铂A800等重磅新车,明年,我们也将再推出9款中改款及全新车型,力求覆盖不同用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第三,以新服务,兑现对用户的承诺。我们正全力推动渠道下沉,新增加600家集团品牌体验店,覆盖全国90%以上县域级市场。

第四,以新生态,共创用户最佳体验。我们坚持开放合作,携手华为、腾讯、京东、宁德时代等顶尖伙伴,共建广汽Golink生态链,在研发、制造、营销到服务的全链条上,为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倍增。

南方+:如何看“十五五”期间汽车产业发展?

赵非:“十五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加速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跨越。对行业发展及技术路径的预判可归为四个方面:

一是战略方向: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跃升”全面转型。新能源与智能网联为“双核”引领;重视科技自立与产业安全,产业链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是技术突破:固态电池、AI与低碳制造是三大前沿。固态电池进入产业化窗口期;AI重塑全价值链,包括智能驾驶和智能制造;零碳工厂、绿电应用与全生命周期碳管理成为趋势。

三是产业生态:从“整车制造”向“全链融合”跃迁。产业链纵向整合与横向协同,新业态与新商业模式逐渐显现,数据资产与服务收入占比提升。

四是全球布局:从“整车出口”到“生态出海”,提升全球话语权。

閤先庆:中国汽车产业正全面迈向“智能化下半场”。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其核心驱动力在于科技创新,目标是推动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深刻的重构。具体来说,新旧动能的转换将主要体现在两大层面:

第一,是技术路径的深化,从“电动化”的单点突破,迈向“智能化+电动化”的双轮驱动。辅助驾驶、AI座舱、车云一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成为产业竞争的新焦点和增长的新引擎。

第二,是竞争逻辑的深化,从“单点技术”的比拼,转向“全栈能力”的构建。企业必须建立起软硬结合、跨域协同的技术矩阵,并具备开放合作的生态运营能力,才能形成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何小鹏:在“十五五”,我们会看到一个新的变革机会,上一个十年是中国从燃油汽车走向新能源汽车的巨大变化的十年,这一次“十五五”甚至“十六五”,我相信都会看到,汽车这一市场未来变成一个物理AI的市场,或者叫具身智能市场,它的核心就是物理世界的变化和AI世界的变化,并且结合在一起。

下一个十年,年轻人结婚可能会有新的“三大件”,无人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可以轻松实现500—1000公里的旅游出行。我认为新的“三大件”会改变汽车的未来,物理AI将是下一个十年高端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方向。

采写:南方+记者 魏泓泉 拱千舒 郭小戈

摄影:南方+记者 王俊涛 郑新洽

海报设计:吴嘉庆

统筹:郭小戈 邵玉梅

编辑 邵玉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