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龙门挂绿”上市,前身是150年前的增城荔枝

作者 张婧媛 2025-06-23 17:21

六月岭南荔枝红。近日,岭南荔枝次第成熟,迎来又一年丰收。在江门恩平市沙湖镇圣园村,饱满鲜红的荔枝挂满枝头,果香扑鼻,农户忙着采摘。这些荔枝名为“龙门挂绿”,由150年前广州增城引种至龙门村。

“龙门挂绿”挂满枝头。 李渊深 摄

“龙门挂绿”挂满枝头。 李渊深 摄

挂绿荔枝是荔枝中的特色品种,因绿线环绕而得名挂绿,有“多吃不上火”等特点。恩平“龙门挂绿”以其晶莹剔透的果肉、清甜脆爽的口感,且果肉糖分高达22%,被评为“南粤亚热带优质水果”金奖,现已成为恩平荔枝的当家品牌。

恩平“龙门挂绿”。 南方+记者 张婧媛 摄

恩平“龙门挂绿”。 南方+记者 张婧媛 摄

150年前,“增城挂绿”引种至恩平。据资料记载,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沙湖镇龙门村有位名为黄叶琳的贡生喜代办正义官司,于当时恩开两县颇负盛名。有一次他到新会为黄姓族人打官司赢回码头。作为答谢,黄族人几经曲折,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派人专程送了几株增城挂绿种苗到龙门村。

恩平“龙门挂绿”。 南方+记者 张婧媛 摄

恩平“龙门挂绿”。 南方+记者 张婧媛 摄

经过精心栽培,四棵“增城挂绿”荔枝在龙门村开枝散叶,后又嫁接一枝,当地村民把这五棵“增城挂绿”荔枝当村宝保护起来。

恩平“龙门挂绿”。 李渊深 摄

恩平“龙门挂绿”。 李渊深 摄

如今,沙湖镇龙门村村前是荔,村后也是荔。村民待客,捧出的是荔枝,交谈中也是“三句不离荔”。置身其间,犹若步入“世外荔源”。村中的古树公园的古树共27棵,荔枝树有24棵,平均树龄达100多年。

今年盛夏,恩平市沙湖镇“龙门挂绿”种植面积300亩,现已采收六成,预计总产量超13.5万斤,较上一个丰产期(2022年)增收35%。

南方+记者 张婧媛

编辑 李衡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