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白区那霍镇新塘村迎来江门市新会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考察团。活动中,47名参训的农技推广骨干重点围绕红松茸标准化种植技术、产业链延伸及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等主题开展实地调研与技术学习。
“新塘村通过‘三变改革’盘活40亩农闲耕地,建成运作成熟的红松茸种植示范基地,年产值突破50万元。”驻村第一书记姚宏枝介绍,当地通过成立绿圆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产业临时党支部,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截至2025年4月,那霍红松茸种植规模已达220亩,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合作社收入近130万元。该产业带动就业超600人次,培养致富带头人3名,吸引5名返乡青年和5名专业技术人员。
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为发展思路,新塘村目前已建成菌种培育基地、红松茸种植基地和初级干菇加工厂等基础设施。
技术人员张权安表示,目前正在研发红松茸预制菜、红松茸酒等高附加值产品,持续延伸产业链条。同时,通过与广东中冷快运等冷链企业合作,建立了红松茸全生命周期冷链运输体系,确保产品“最鲜一公里”的储运品质,有效提升了产地直销能力和市场销量稳定性。
在活动交流环节,姚宏枝算起“产业账”:加工厂每年带动150人次闲置劳动力就近就业,村集体实现年分红增收5万元;开发的2个研学项目已接待100人次;通过循环利用废弃菌渣制成有机肥,还促进了周边藿香田增产。值得一提的是,新塘村在红松茸种植中还通过“稻菌轮作”体系,既保障粮食安全,又实现“一田双收”的生态循环发展。未来新塘村计划打造“那霍红松茸产业研学项目”,通过“情景模拟工坊”让参观者沉浸式体验红松茸全产业链,进一步扩大生态红利的共享范围。
“我们村子跟新塘村条件相似,这次学习到了不少种植知识,回去以后我也想试试能不能发展红松茸种植。”一名参训学员说。
南方+记者 邓建青
通讯员 姚宏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