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旅游局大中华区”在一众国外旅游局中国办事处的“朋友圈”中,就如一位“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偏偏靠实力,还很努力的‘富二代’”“形象”。他们扎根中国市场,结合新加坡不断演进、再造、重塑的蝶变,多年来对旅游资源创新整合和创意重构,从营销主题的设置到与多元业者的合作,均体现出前瞻性和专业性,在洞察市场的变化和客群的需求方面显示出深厚的内力;在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和长远战略方面展示出深邃的功力。
近日,新加坡旅游局大中华区发布中国市场全新营销主题——“新加坡 反正好玩”。南都记者于发布会现场,就新加坡旅游局在中国市场的最新策略资讯与最新动向,专访新加坡旅游局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兼执行署长潘政志先生。
从“新加坡 反正好玩”看中国游客需求的变化
南都:今年的营销主题是“新加坡 反正好玩”,从字面上看是突破了以往“新加坡休闲和商务旅游”的印象,请问“反正好玩”的灵感是来源于去年中国市场的表现吗?或是因应中国游客的哪些转变?
潘政志:在2020年开始,到新加坡旅游的中国游客画像和目标客群已发生了变化,特别是2024年,旺季的时候,新加坡是亲子研学和亲子游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可是在旅游淡季的时候,我们发现整体游客量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所以我们从这里切入的时候就发现了以下几点:首先就是中国00后和90后旅客的增长速度非常高。我们与携程共同发布的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相比2019年,这一人群的游客数量实现了两倍的增长;其次,比较特别的是银发族,其实银发族一直以来都去新加坡,可是之前我们没有非常深入地去关注这个群体相关的洞察,但今年将会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客群之一。另外,年轻和成熟的职场人士客群增长也很明显,特别是在淡季的时候。他们倾向于可持续旅游,或是以娱乐赛事为出行目的。除了观看演唱会外,他们也会趁机去新加坡Citywalk,或者去探索自然的景观。因此他们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客群。
我们要根据他们出游的动机和兴趣,更细化他们的需求,这样才能确保他们每次来新加坡都有“反正好玩”和与众不同的惊喜。
南都:本次提出的5大核心人群中提到的“乐龄银发族”,这也是其他国家的旅游局较少聚焦的群体,新加坡旅游局为什么将其冠以“乐龄”,中国银发族的市场如何?
潘政志:在新加坡,我们通常称呼他们为“乐龄人士”。前往新加坡旅游的中国50岁以上游客不少,尤其是60前、60后和70后这一代人,他们算是有钱有闲的群体。我们也观察到,很多乐龄人士是喜欢跟朋友一起去旅游的。其中男性尤其热衷于摄影,甚至更卷的是有想去新加坡学AI、英文。女性喜欢穿娘惹服装,去打卡、拍照。可以说,新加坡非常贴切地满足了他们这些丰富多元的兴趣需求。让我很惊喜的是华南地区的乐龄人士都很想去新加坡学英文,可以沉浸式跟当地人交流。因此银发族也是前往新加坡的一个重要客群,且具备很大的增长潜力。
南都:今年新加坡为中国银发族准备了怎样的特别体验?
潘政志:今年新加坡有一些全新的景点和体验非常适合银发族,包括刚重新开幕的“牛车水原貌馆”,在里面可以看到牛车水的历史。为什么全世界中国城都叫唐人街,新加坡的唐人街叫牛车水呢?因为那边有水、牛车、车道,这是新加坡很特别的一个故事。同时,可以到甘榜格南实地探访娘惹店屋;尝试旅拍,体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服饰Kebaya(卡峇雅);圣淘沙也推出Peranakan Reimagined的系列活动,可以沉浸式体验娘惹文化。目前,银发族还是比较喜欢以团体的方式到新加坡旅游。今年,我们跟各大旅行社都有不同的合作。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定制游的“狮城建筑艺术Citywalk”之旅,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兼任高级讲师、新加坡《联合早报》专栏作者——叶孝忠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体验;此外,还有携程老友会“娘惹风华·南洋遗梦”之旅、建发国旅集团推出的“狮城老友记”银发研学之旅等等。
从演艺、会展看新加坡旅游的多元融合
南都:新加坡发展“演艺+旅游”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什么“娱乐体验派”越来越喜欢扎堆到新加坡看演出?
潘政志:这的确是明显的趋势,不管是霉霉(Taylor Swift)还是Lady Gaga,新加坡的演出常常是顶流艺人在东南亚唯一一站,甚至是亚洲的唯一。我想主要是综合考量了目的地的“软件”和“硬件”优势。首先新加坡最大的“硬件”优势是免签的便利性。对于中国旅客或者其他很多客源地来说,现在到新加坡几乎都可以“丝滑入境”;其次,我们拥有非常高效率的旅游配套服务,多样化的酒店资源,新加坡有超过450家酒店和73000个客房。再次,交通便利,尤其是从中国到达新加坡,截至2025年4月,每周有465个航班从35个中国主要城市前往新加坡,航班量已经恢复到疫情前2019年的103%,且到2030年,新加坡将会开第五个航站楼,届时,每年可满足5000万人次旅客的需求,预计机场容纳量提升超过50%。新加坡本地交通的顺畅与高效也非常关键。目前新加坡有可容纳5万人的国家体育场等众多世界级的场馆。另外就是安全的环境、浓郁的演唱会氛围感,因此近些年演唱会经济很蓬勃。当然,体育赛事、休闲、艺术活动等也接踵而至,接下来我们还将举办“2025年世界游泳锦标赛”;“F1新加坡大奖赛”届时还会有Elton John(艾尔顿·约翰)和G-Dragon(权志龙)作为表演嘉宾到场;还将有谭咏麟、萧敬腾等重量级艺人的演唱会。
南都:除休闲旅游之外,新加坡还是“全球最佳会展城市”,请问今年中国与新加坡奖励旅游合作方面的情况如何?
潘政志:MICE游客在新加坡平均旅游消费是休闲旅客的2倍,最少1.7倍。我们发现在MICE领域除了奖励旅游之外,现在我们也吸引中国的会展、峰会、产业协会出海,很多人都会把新加坡当作第一站。中国与新加坡的关系已升级到前瞻性、全方位的合作关系。下个月,“生而全球·共融共建”第二届出海全球峰会将汇聚1500+中国企业出海掌舵人狮城“论道”。
从互免签证看新加坡旅游的新变化
南都:您刚才提到互免签证,这个政策对促进中国游客人数增长来说影响很大,您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变化?广东处于怎样的市场位置?
潘政志:2025年4月入境新加坡的国际旅客是140万人次,同比增长4%,中国保持新加坡最大的客源地。今年1-4月中国游客达到104万人次,同比增长3%。2024年,中国入境新加坡游客高达308万人次,同比增长126%。2024年新加坡总的旅游收入是累计297.8亿新元。中国游客是以45.8亿新元,大概是254亿元人民币的消费支出,也是稳居首位,也就是说所有的客源地,中国在新加坡的消费是No.1的,同比增长48%,贡献了新加坡国际旅客收入总额的20%。携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赴新加坡游客中,广东是Top3的热门客源省,占13%,广东赴新加坡的游客人次增速也处于领先位置,热情高涨,2024年与2019年相比,广东赴新加坡的游客同比增长54%。
南都:现在免签了、电子支付便利了,中国人旅程决策短期化(随时随地说走就走)的需求越来越高,新加坡如何应对这样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决策?
潘政志:我们还是鼓励游客提前做好出行计划;我们也会跟业者合作,提供一些“碎片化的旅游体验”,比如在“客路”,你在新加坡旅游的最后一分钟都可以订购到相关体验;另外是以人工智能和科技技术来帮助游客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可以打开小米手机问小爱同学“我现在在乌节路,可以做什么”?小爱会提供一些游玩攻略;一年前,我们跟Google做了一个AI体验,当你打开Google拍照搜索页面对准牛车水的一个街角,便有很多AI人物出来,把整个牛车水的故事告诉你,帮忙定制行程,这款也非常适合随性的“城市探索”游客。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图片由新加坡旅游局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