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感恩奋进。11月19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讲师团主办,梅州市委宣传部、广东广播电视台、叶剑英纪念园管理局承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梅州专场基层宣讲活动举行。
此次宣讲采用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方式,来自梅州的6名宣讲员面向基层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生动讲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革命老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故事,引导线上线下听众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人民的关心关爱、对广东工作的指导支持。
宣讲现场热潮不断,大家纷纷表示,要把感恩感激之情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共同奋力开创广东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讲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事迹
精神传承、信念赓续,历经岁月洗涤从未改变。南粤大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近代历史长河中孕育出辉煌灿烂的红色文化。
叶剑英纪念馆干部黄宇佳说,2023年,在省委、市委的高度重视下,纪念馆启动改陈布展,2025年以全新面貌对外开放,全景式展现了叶剑英的光辉事迹、革命精神、优秀品格和崇高风范。全新展览的主题是“矢志共产宏图业”,出自叶剑英的诗《纪念王杰同志》: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红。
黄宇佳说,这首诗不仅是叶剑英对王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优秀品格的赞颂,更是叶剑英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挖掘梅州革命老区的红色故事,怀着真挚情感讲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事迹。
“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叶剑英纪念园文史研究中心负责人江丽媚讲述了叶剑英光辉的战斗的一生。叶剑英1897年4月出生于梅县雁洋镇,从青少年时期就立志追求真理、救国救民。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叶剑英认为“只有革命才有出路”,毅然通电反蒋,于1927年7月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他作为共产主义者的光辉战斗人生。
江丽媚说,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叶剑英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殚精竭虑、不懈奋斗,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接下来要继续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继承革命意志、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叶剑英纪念园文史研究中心干部何丹妮讲述了叶剑英与广东改革开放的故事。作为出生于广东的开国元勋,叶剑英为推动广东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支持帮助广东先行一步。1980年4月,在视察蛇口工业区期间,叶剑英勉励广东把工业区建设好,还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题名。之后,他又到深圳水库视察了正在建设的旅游区等重点项目,随后视察了珠海拱北海关等地,听取了珠海市负责人的工作汇报,特别询问了珠海的港口建设和规划。1980年8月,叶剑英主持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让深圳、珠海、汕头等经济特区建设有法可依。
何丹妮说,要继承和发扬好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把感恩感激之情转化为做好广东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
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又甜又美
践行嘱托,深入调研。广东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启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从县域崛起、乡镇焕新到乡村富民,城乡发展格局正在重塑。在梅州市雁洋镇,靠金柚等农产品种植,家家户户捧上了“金疙瘩”。
雁洋镇山多地少,人多田少,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前因山林遭到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雁洋镇团委专职副书记曾瑜雯回顾了雁洋镇从治理水土流失入手,因地制宜大面积种植金柚和茶叶,用经济作物重新绿化荒山的艰辛历程。
“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雁洋镇依靠乡村特色产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5年,全镇金柚种植近3万亩,茶叶种植近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荒山彻底变成了‘花果山’。”曾瑜雯说,如今的雁洋镇拥有多家上市公司和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她表示,要大力弘扬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带动更多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作为广东唯一全域属于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梅州的山山水水都闪耀着红色光芒。”叶剑英纪念园管理局旅游发展部部长王新亮介绍,为充分发挥叶剑英纪念园这一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宣传教育方面的特色优势,他和同事们通过开发传统客家菜、还原叶帅幼时经历、开展红色研学等方式,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红色文化和老区精神。
2025年以来,叶剑英纪念园接待游客达72万人次,其中约有五分之一为青少年学生。不久前,香港西九龙直达梅州的旅游专列开通,500多名香港游客赴梅州游玩。“我们借此机会打造‘红色研学+湾区联动’精品线路,推动梅州红色文化资源与湾区文旅平台互联互通,开发年轻化文创产品,更好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王新亮说。
梅州市梅县区金柚协会会长李永生分享了协会提升金柚品质、带动果农致富的探索:一方面推行“优质优价+幼果收购”模式,以高于市场价的标准提前锁定优质幼果,帮助果农规避市场风险;另一方面由专业品控团队严格把关,确保每颗金柚符合标准,目前已实现年采购订单超两百万斤。
“我们开发柚果汁、柚皮苷、预制食品等多元化产品,让产业链从‘卖鲜果’向‘卖产品’延伸,推动金柚深加工产业发展,让更多果农共享产业升级成果。”李永生表示,他们还线上联动电商平台、线下对接商超专柜,推动优质金柚走进更多家庭,努力实现“种得好、卖得俏、收益高”的良性循环,让“黄金果”成为“致富果”,带动乡亲们的日子过得像金柚一样又甜又美。
宣讲结束后,现场群众还前往叶剑英纪念馆开展实地参观学习。在一张张珍贵史料、一件件革命文物前,宣讲员以“面对面”沉浸式宣讲,继续深挖红色资源、讲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故事,推动红色文化在实情实景中入脑入心。
南方+记者 尚黎阳 陈嵘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