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助产士国际会议落地惠州,共话生育友好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作者 徐安童 2025-10-28 18:57

10月24日至26日,第三届大湾区高级专科助产士国际年会暨助产教育与生殖健康促进教育师资培训在惠州举办,该会议由广东省护士协会大湾区助产士分会和大湾区助产专科学院、南方医科大学主办,耶鲁大学全球母婴护理联盟合办,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承办。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这是一场既精彩又令人振奋的大会”,澳大利亚墨尔本伯内特研究所及全球母婴健康机构领导人Caroline Homer教授表示,“我清晰地感受到中国在助产领域展现出的成果和领导力。我相信,中国的助产事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澳大利亚墨尔本伯内特研究所、全球母婴健康机构领导人Caroline Homer教授。

澳大利亚墨尔本伯内特研究所、全球母婴健康机构领导人Caroline Homer教授。

此次大会汇聚来自北京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护理与助产专科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等90余位国内助产行业领军人物,以及来自耶鲁大学、牛津大学、邓迪大学、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伯内特研究所的5名国际顶尖助产专家进行主题授课。大会吸引全国300余名助产同仁、妇幼保健工作者及高校师生参与,成为大湾区乃至全国助产行业的重要交流平台。

提升生育医疗服务,关注全生命周期母婴健康

2024年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要加强生殖健康服务,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

大湾区作为人口密集与医疗资源高地,成为生育医疗发展的前沿。此次大会设置11大主题,涵盖国际助产服务与本土化实践、助产多学科融合、围产期生育教育、水中分娩、数智应用等领域。从产前教育新模式、分娩环境革新、产后抑郁干预到新生儿护理等,关注全生命周期的母婴健康议题。大会还设有临床实践工作坊、生育教育竞赛、论文遴选推荐与成果创新展示等多个环节,聚焦一线经验,促进学界与业界的对话交流。

惠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秀致辞。

惠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秀致辞。

惠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胡著好致辞。

惠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胡著好致辞。

“大会正在成为一套推动湾区乃至全国分娩服务质量提升的机制”,大会主席、大湾区助产士分会会长、大湾区助产专科学院院长翟巾帼表示,“每一届大会,我们都在做非常具体的专题训练和经验分享,比如非药物减痛、难产的早期识别、连续性陪伴式助产、基层孕产妇的数字化跟踪、产后支持怎么体系化落地。这些内容不是口号,而是可以带回医院马上用的。”

广东省护士协会大湾区助产士分会会长、大湾区助产专科学院院长翟巾帼致辞。

广东省护士协会大湾区助产士分会会长、大湾区助产专科学院院长翟巾帼致辞。

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张锅红致辞。

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张锅红致辞。

“助产领域知识更新迅速。这样的大型会议提供了难得机会,能够学习到很多前沿知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从业22年的助产士林女士说,“例如,产妇及其配偶的心理健康问题,过去常常被忽视,但在这里有明确的数据支持,帮助我们更科学、及时地干预。”一位来自二妇幼的学员分享:“25日的分享交流持续到晚上10点,讲座信息量很大,比赛环节也很精彩。”

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

充实助产人才队伍,培养生命的“第一守门人”

在传统的医疗体系中,助产士的角色往往不如医生那样突出。但正如Caroline教授指出:“助产士是关键且全方位的,涵盖产前、孕期、分娩及产后母婴护理。”作为生命最早的守护者,助产士的专业能力和人文关怀,直接关系着女性健康与家庭幸福。

香港伊利沙伯医院中央护理部高级护士长曾小玲表示:“香港助产士在孕妇全程扮演重要角色,需通过特定注册流程及18个月培训课程。”除资质认证外,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Caroline Homer教授强调,助产人员不应脱离临床实践,在毕业后应该进入临床工作3-5年,去了解现实中的问题,让研究发生在医院,而不仅仅是大学校园。

妇幼保健工作者聆听讲座。

妇幼保健工作者聆听讲座。

在生育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妇产临床端却并没有“轻松”。数据显示,高龄孕产妇、合并症孕产妇明显增多,对安全、镇痛、尊重与陪伴式分娩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提供高质量、连续性照护的高级专科助产士数量仍存在较大缺口。

翟巾帼指出:“地区分娩服务能否安全且有温度,取决于那些在产房一线既守护分娩,又能及时识别风险、与医生高效协同的助产士。”

翟巾帼与英国邓迪大学、母婴研究部门高级讲师Andrew Symon合影留念。

翟巾帼与英国邓迪大学、母婴研究部门高级讲师Andrew Symon合影留念。

大会为培养“关键岗位力量”提供了路径:一是推动助产教育从“技能训练”走向“临床决策+连续照护”能力培养,二是对标国际标准明确实践准入和岗位职责边界,三是用中国本土循证数据去回答“什么样的助产照护服务最有效”。

“这次活动不是简单的年会,而是在对外宣布:中国正在形成一支有标准、有能力、有话语权的‘湾区高级专科助产士’队伍。”

发出本土声音,打造生育友好型医院样本

作为耶鲁大学牵头的全球高水平母婴护理联盟共同领导者,翟巾帼意识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在向外学”。“但其实中国在中医助产、家庭陪伴分娩、产后康复等方面,已经探索出很多有价值的本土经验。”

科研创新圆桌论坛。

科研创新圆桌论坛。

此次大会的承办方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下称“二妇院”),正是这一“本土经验”的代表。

作为惠州最早开展水中分娩的机构,二妇院十二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成果,不仅为大会提供专业的水中分娩工作坊讲解指导,还联合大湾区助产师分会制定《家庭化产房水中分娩技术规范团体标准》,为国内实践提供参考。

水中分娩实战演示。

水中分娩实战演示。

目前医院已培养出12名金牌助产士、8名助产专科护士及多名水中分娩导师,并作为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专科护士实践基地,持续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提供培训和实践机会。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付仕强表示:“去年承办了会阴缝合工作坊和区域接产技能大赛,医院还设有中医护理、心理等其他工作坊,为助产专科建设提供了多元化的技术支持。”

开幕式由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付仕强主持。

开幕式由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付仕强主持。

打造生育友好型医院,二妇幼一直在行动。医院计划推进卵巢组织冷冻保存、“三代试管婴儿”及区域性产前诊断中心建设,引进北大专家赵京卉博士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与惠州无资质县区级妇幼保健院合作,建立转诊机制,将服务下沉到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李淑芳致欢迎辞。

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李淑芳致欢迎辞。

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李淑芳表示:“通过承办国际会议,我们既展示了自身创新成果,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与全球权威交流学习的平台。将第一流的理念和技术带到惠州,最终更好地满足群众对高水平助产服务的需求。”

南方+见习记者 徐安童

受访者供图

编辑 谢志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