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强基年,电白以“组织力” 聚合力!

作者 邓建青 2025-05-19 15:31

走进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沙垌香街,新亮相的沉香文旅新地标——国际沉香汇格外引人注目。“有了沉香体验馆、文化馆,除了卖产品,还可以卖文化,卖体验,未来产业肯定会更加兴旺!”一名商户满怀信心。

2025年,是电白区所规划的“沉香强基年”。为此,当地将统筹实施“十项”重点硬件工程清单和“十项”重点软件项目,聚焦硬件设施升级与软件服务赋能,打造“世界香都·浪漫电白”城市品牌。

产业发展大展拳脚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电白正通过在产业链上建党组织,筑牢组织堡垒、激活人才引擎、做优服务保障,一次把全产业链资源凝聚在一起,为实现产业致富增添新动能。

组织建在链上

筑牢红色堡垒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针对电白沉香产业市场体系未健全、产业发育不充分、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电白区以党建引领,联合各方力量打造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作为开展工作的先手棋。

其中,以“党建+产业链”模式为核心,依托沉香产业主管部门、龙头企业、行业商协会,成立沉香产业链党委,聚焦产业链上育种、种植、加工、销售、研发5个关键环节组建党支部20个、党小组52个,将党组织嵌入沉香全产业链各环节。为进一步推动党建阵地走向一线,电白还在沙垌香街成立电白沉香产业链党群服务中心,推进链上企业、示范基地、科研机构等阵地共建共享。

有了组织阵地,全区沉香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被有效统筹起来。

电白建立健全沉香产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共商对策、共议大事、共解难题,制定沉香产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推动沉香全产业链汇聚力量、抱团发展。

2025年开年之际沉香产业链党委组织各职能部门召开沉香产业发展联席工作会议。

2025年开年之际沉香产业链党委组织各职能部门召开沉香产业发展联席工作会议。

如何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党员队伍建设是关键。电白坚持每年选树一批党员经营户、设立“党员先锋岗”,通过“双培双带”活动,近2年累计选派4名有经营头脑、有致富本领、有奉献精神、有群众基础的经营管理骨干党员担任链上党组织书记,发展新党员12名,产业链党员队伍战斗力显著增强。

人才聚在链上

激活创新引擎

上个月,随着红绸徐徐揭下,“奇楠沉香种质创新产学研基地”与“永根科技站”两块镌刻着鎏金大字的牌匾在马踏镇春龙奇楠沉香种植合作社正式揭牌。

这场仪式标志着电白区深化产学研合作、定向培育技术骨干的突破,展现了当地厚植产业人才根基的创新实践——通过与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战略协作,搭建起从种质资源研发到专业人才输送的链条。

沉香教授黄少伟(左一)和沉香“乡土专家”刘基胜(右二)等人研究沉香树长势。

沉香教授黄少伟(左一)和沉香“乡土专家”刘基胜(右二)等人研究沉香树长势。

近年来,电白区通过沉香产业链党委强化人才链,聚焦产业链需求精准引育人才,让越来越多沉香产业从业人员成为“土专家”“乡村工匠”。

2023年至今,电白已引进沉香产业紧缺型技术人才32名,柔性引进中国林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团队4支及高层次专家21人,同步打造出涵盖32名部门技术骨干、25名乡土种植专家、68名乡村工匠、156名电商运营能手及200余位香道师的沉香人才共享资源库。

各类人才集聚,使得产业发展进程加快。近年来,电白沉香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提速,主导制定了《奇楠结香技术规程》等6项省级团体标准,创新研发速效结香技术使结香周期从传统8-10年压缩至3年、结油率提升至45%,推动沉香精油提取、高端香器制作等12个精深加工项目落地,带动产业附加值增长300%。

“奇楠沉香种质创新产学研基地”与“永根科技站”签约与揭牌现场。

“奇楠沉香种质创新产学研基地”与“永根科技站”签约与揭牌现场。

当前,电白正通过构建“线上云课堂+线下实训营+产学研论坛+科技特派员下乡”培训体系持续强化人才支撑,年均开设育种栽培、精深加工、电商直播等专题培训70余场次,累计培训量突破1.3万人次。

服务融在链上

激发市场活力

前不久,广东名香科技有限公司沉香提炼及香精香料制造项目正式破土动工。10多项审批绿色通道、专班服务机制等营商举措同步落地,标志着当地沉香产业向智能加工、文旅融合的步伐加速迈进。

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更要注重聚焦关键问题、关键领域,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为此,电白区围绕企业需求和部门资源,制定需求、服务、政策、项目“四张清单”,通过产业链党委统筹实施惠企服务专项行动,实现服务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沉香产业体系。

从拓宽产业链条入手,电白推动广东名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引进“曾芝林”、戴姆卡尔生物科技等企业,配套建设质检认证中心与一体化供应链中心,构建起“原料供应-精深加工-终端销售”的全链条产业生态。

广东名香科技有限公司沉香提炼及香精香料制造项目奠基仪式。

广东名香科技有限公司沉香提炼及香精香料制造项目奠基仪式。

聚焦营商环境改善,电白成立沉香产业服务中心,推行沉香产业“一链通办”政务服务,提供营业执照办理、沉香林权证开具等10多项高频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助力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

提速标准化发展,电白加快推进“电白沉香”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申报工作,同步推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进程。截至目前,电白沉香企业已累计注册普通商标20余个,包含“奇楠”及其近音字商标5件,其中春龙合作社申报的“楠沉”树苗集体商标成功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成为当地首件沉香类集体商标。

深挖文化内涵,电白锚定“世界香都·浪漫电白”品牌战略,高质量建设沈海高速电白沉香展馆、沉香产业大厦等项目,高标准举办沉香文化节、产业博览会等品牌活动,大力培育打造“电白贡香”“好心香”等特色文化IP,持续构建标准体系、完善产业链条、强化品牌运营,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群众富在链上

绘就共富图景

“这批白木香质量比较好,来看货的老板都下手了。”在人头攒动、灯火通明的观珠镇九州沉香城夜市里,一名姓谢的香农得意地展示他的沉香产品。

“家门口”形成的“夜市”,创新了香农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从业者的步伐,还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24年9月,电白沉香获得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核发的首宗《土沉香允许进出口证明书》。今年4月,茂名市瑜丰沉香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完成从茂名海关办理首单沉香出口贸易,标志着电白沉香产业正式打开国际市场。

沙垌香街沉香城夜市里人头攒动。

沙垌香街沉香城夜市里人头攒动。

一缕沉香燃起多元业态,更重要的是,要将群众的“致富经”延展开来。

依托“企业+公司+农户”模式,电白不断扩大沉香种植规模,高标准打造曙光农场标准化种植基地,从种植链上给农户带来创收机遇。如今,电白沉香种植面积已达约14.3万亩,年育奇楠沉香木苗3000多万株。

种植链延伸出加工链。截至2024年底,电白已培育出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3家、区级5家,形成沉香初(深)加工、销售企业(含合作社、小作坊等)8000多家,沉香产业就业人员增至超6万人。香农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30%以上,真正实现了产业富民。

新时代带来了新赛道。电白建成全国第五个、广东首个“木作文玩”抖音电商直播运营中心,推广“墟日直播”等电商模式,培育农民直播团队47支,抖音平台小店多达600家,带动香农线上销售占比提升至40%,沉香产品热销海内外。如今,随着国际沉香汇、电白建筑业总部沉香体验馆陆续建成,“卖产品更卖体验”的新业态也将为产业带来更多新活力。

南方+记者 邓建青

通讯员 杨惠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吴荆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