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千年荔乡,百亿向前

南方农村报  2025-05-17 08:30

茂名,千年荔乡。每逢盛夏,这里的古树,相拥如彤云。1300多年前,名宦高力士把家乡高州的新鲜荔枝快马加鞭运到长安供杨贵妃品尝,有了后世乐道“一骑红尘妃子笑”。如今,在高州根子镇贡园,古荔依旧,一眼千年。

千年来,荔枝栽培技术在茂名代代传承,种植面积超140万亩,年产占全国1/4,逐渐形成了“全球每5颗荔枝,就有1颗来自茂名”的大产业。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中国荔枝博览馆、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会址三大“国字号”平台,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连续5年在茂名召开,更是让茂名有底气向世界宣示甜蜜“霸权”。

春秋代序,荔乡焕新。近年来,茂名紧扣“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紧抓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深入实施“荔枝之乡”提升行动,推动荔枝实现全产业链产值超120亿元,核心产区柏桥村的荔农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目前,茂名特早熟荔枝已上市,田头收购价较以往提高5%—10%,开局良好。

蝉鸣荔熟,随着高州荔枝产销对接活动的成功举办,茂名荔枝季正式拉开帷幕。5月19日,茂名将举行2025年茂名荔枝嘉年华系列活动,举行“十万电商卖荔枝”“专家荔乡行”“全国广电联盟溯源茂名荔枝”等活动助力营销。

2025,茂名贡荔至,邀世界共品。

农头工尾

“甜蜜果”成“致富果”

“父辈解决了‘种得好’的问题,我们要解决‘卖得俏’的难题。”这几天,在茂南区羊角镇禄段电商基地,负责人何泽求的微信被“轰炸”,询问、预订新鲜荔枝的客户一个接一个。

相较于父辈通过村级合作社,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户+农户”的模式发展荔枝生产社会化服务,作为新农人的何泽求,更青睐“互联网+”的营销模式。“超50%的荔枝通过电商销售,2024年仅一个售卖点的销售额超两万斤。”何泽求介绍。

2024年,广东农产品电商销售规模达到312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9.5%,连续六年全国第一。这其中,茂名荔枝是主阵地。“荔枝妈妈”林常珍直播讲解荔枝生产全过程、“荔枝娃”何粤明借助电商开设农产品工作室、90后农家女陈丽容用英语向世界推介茂名荔枝......移动互联的浪潮中,茂名荔枝从业者前赴后继闯入互联网世界,通过电商带动3000多户果农收成有分红、务工有报酬。

“电商发货的价格一般比市场收购价贵2元左右,我们可以帮助村民把部分优质果的价格卖高一些。”何粤明说。

立足电商,茂名以流量浇灌农业,每年线上销售荔枝超过7万吨,让荔枝从“甜蜜果”变成“致富果”。今年,茂名持续以电商直播架起荔枝和全世界消费者之间的“直通桥”。一方面,新增盲盒定制和节日定制等线上定制,实现价格比传统销售价高出30%以上;另一方面,持续喊响“十万电商卖荔枝”,已累计开展电商新手培训超20场次,覆盖电商初创人员约5000人。目前,茂名市共有电商4000多家、微商1万多家,约40%特早熟品种荔枝是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售,收购均价比传统渠道高10%以上。

以工业化思维筑强农业,让茂名荔枝的发展有了更多选择。日前,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活动首个决赛项目——定向比赛在茂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运动员被荔枝冰淇淋、荔枝果汁、荔枝牛奶等产品所吸引。近年来,通过广药王老吉的带动,茂名市已培育涉及荔枝加工型龙头企业25家,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开发荔枝汽水、荔枝牛奶、果酒、罐头、果酱等高附加值产品超30种,创新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在产区形成了“农忙收荔枝,农闲卖饮料”的现象。据介绍,今年茂名将投入约1800万元新建荔枝冰淇淋生产线两条,开发7款荔枝冰淇淋产品,预计5月底可投产。

好荔枝,世界享。在国际贸易形势风云变幻的当下,品质上乘的茂名荔枝仍是订单不断。茂名市先有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波介绍,公司目前已先后出口数批新鲜的电白荔枝到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地,总计达82吨。

据介绍,茂名今年还将新增科威特、塞尔维亚、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基里巴斯等5个出口国家和地区,预计全市荔枝出口量将增长5%以上,出口国家和地区增加到22个。

新质生产

一技锁鲜“妃子笑”

古人向往荔枝,强调“鲜食”。明代诗人俞安期在《曹能始荔阁啖荔子歌》中写道:“海内如推百果王,鲜食荔枝终第一。”

荔枝,“鲜”“甜”不可分。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这样形容古代荔枝的特性:(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荔枝产业要发展,不解决保鲜问题不行。”作为季节性集中上市的水果,保鲜是荔枝从业者都要面对的难题。古时,贵妃嗜鲜荔枝,驿递日夜驱马,人马俱毙而送至。如今,荔枝保鲜无需人马劳累,茂名找到了妙招。

时间回拨至2022年。彼时,在茂名各级部门的支持下,高州柏桥村建起了29个田头小站。“看着小,没想到真有用。”荔农何建和回忆道,当时有几个类别的田头小站:一种是冷链仓储500立方米以上的仓库,另一种则是冷链运输车,每次可以快速预冷5000斤荔枝,从田头到分拣车间,最快仅需10分钟。

过去,刚采摘下树的荔枝会即刻开始降低鲜度,即使有了冷库和冷链车,新鲜的荔枝仍会因堆积在田间地头等待转运而产生损耗。在田头小站建设不断提速下,荔枝在采摘后一小时内迅速进入冷库保鲜,保鲜期延长一周,优果每斤普遍能多卖2-3元。此外,茂名还启用了中国首套热带果蔬减压保鲜设备——“荔枝专用保鲜移动装备”,让荔枝在存储20天后的失水率低至0.51%,好果率达99.8%。  

2021年以来,茂名高州累计利用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740万元,撬动76个建设主体投入资金1亿多元,建成冷藏保鲜设施263个。项目实施每年增加经济效益超30亿元。茂名市累计建成“田头小站”冷藏保鲜设施306个。在冷链物流设施的加持下,茂名荔枝最快可于24小时内送达全国主要城市。

除了打通保鲜“最先一公里”,茂名携手高校、企业研发液氮超低温冷冻锁鲜技术,让茂名荔枝冻存超一年,解决了季节性集中上市销售难题,扩大了销售周期和销售半径,帮助种植户和企业实现了全年销售和卖全球。在当地,广州鲜汇冷冻技术有限公司冻眠荔枝生产车间已设置了3条冻眠荔枝生产线,年生产冻眠荔枝超过500吨。

现在,茂名荔枝通过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加持,博得“妃子笑”,已是手到拈来。

文化延链

“荔枝+”解锁农文旅

5月19日,广东首个荔枝文化主题服务区——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将正式运营。在“十五运”定向赛现场,已有不少运动会被这个造型独特的大家伙所吸引。

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地处高州市根子镇和分界镇交界处,不仅承载着广东交通服务品质跃升的重任,更将成为拉动地方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服务区的外部造型形象呈现“荔果荔叶”,以“荔乡水韵·一枝独秀”为主题,使建筑与周边万亩荔林环绕的环境完美相融,是广东首个实现人、车开放的高速服务区。

在今年四月,茂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庄悦群到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调研时强调,要聚焦“荔枝主题展示区”定位,高标准打造“荔枝之乡”会客厅。

对此,茂名让高州木偶戏融入服务区茶馆展演,在服务区主推化州拖罗饼与荔枝冰淇淋的跨界混搭,计划推出“荔枝非遗盲盒”,游客可最近游玩千年荔枝贡园、中国荔枝博览馆、红荔阁等荔枝主题景区,形成“人在桥上走,车在画中游”立体游览网络。

“服务区引入了天河城未来馆、奥莱驿站等富有创意的项目。”建设方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柏桥服务区项目经理马朝辉介绍,服务区与柏桥荔博园紧密结合,按照“大景区的思路谋划,打造为柏桥荔博园的打卡点,推动荔博园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人气聚财气,我们信心满满!”高州市美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职业经理人许玉婷认为服务区的开通,将为企业注入一剂强心针。作为高州市第一家强村公司,由村集体全资控股,整合荔枝定制、研学游、民宿等10余项业务,以“文旅”为重点,精心策划了柏桥夜市,激发消费新活力。2024年,该公司营收超14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80万元。

以一颗荔枝为支点,茂名不断探索“交农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2025年五一假日,茂名累计接待游客143.27万人次,同比增长49.32%,旅游收入64282.45万元,同比增长6.68%。“不少人现场买了,还加微信线上继续下单。”柏桥村荔农林大哥说。除了现场销售荔枝,目前荔枝主产区柏桥村还推出“大唐荔乡”民宿、荔枝咖啡厅、荔枝夜市等场所,在荔枝季日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夜市摊主每天收入将近300元,实现从“卖荔枝”到“卖风景”的美丽蝶变。

“家门口就能致富,谁还愿意背井离乡?”柏桥村党总支书记何清接受媒体采访时感慨道。

今年,茂名还计划开展“美荔之夜”、荔枝文化形象大使全国选拔赛、荔园露营嘉年华、“赏花摘果住民宿,品味乡村美”旅游推广等11项农文旅融合活动,推动荔枝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荔枝销售持续火爆。

初夏,茂名已准备好,欢迎全世界共享茂名荔枝!

撰文:韩安东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卓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