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大夫山 全省首个志愿服务主题公园激活生态公益新磁场

番禺融媒 2025-05-07 09:17

在番禺大夫山森林公园的葱郁林间,一场关于志愿服务与生态文明的创新实践正悄然展开。随着广东省首个志愿服务主题公园正式落户,这座被誉为“城市绿肺”生态公园开启了向湾区志愿高地迈进的新征程。5000多名志愿者、7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将以志愿服务为笔,以生态文明为墨,在这片山水演绎着新时代志愿服务与生态文明交融共生的创新实践。

广东省首个志愿服务主题公园落户大夫山森林公园

志愿基因与生态禀赋的双重赋能

全省首个志愿服务主题公园缘何落户大夫山?作为广州市首个成立区级义工联合会的行政区,番禺区历经多年深耕,已培育注册志愿者20.5万人、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1100余个,服务时长与活动规模稳居全市前列。而大夫山森林公园恰似镶嵌在这片志愿热土上的明珠——8200亩生态园区内栖息着丰富的动植物群落,日均接待市民游客约1.3万人次,既是广州首个榕树公园,更是天然的“志愿服务实验室”。

志愿者在大夫山开展植物科普教育

这里的志愿根基尤为深厚:5000名注册志愿者累计贡献52万小时服务时长,打造出“全民园长”“绿色捡跑”“植物科普”“共筑清水梦”等特色品牌。在广东省首个志愿服务主题公园揭牌仪式上,大夫山水体保护、植物科普、法治宣传、“南粤红豆”、文旅体多语种、文艺展演、“绿美生态”7支特色志愿服务队授旗成立,构建起覆盖生态保护、文化传播、公共服务的立体化服务体系。这种“生态资源+志愿传统”的独特组合,使大夫山成为观察志愿服务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的绝佳样本。

大夫山7支特色志愿服务队授旗成立

山水之间的志愿服务场景革命

为打造大湾区志愿服务高地,大夫山正通过空间重构实现生态价值与公益价值的共生。公园着力构建"1+1+N"志愿服务空间体系:即1个志愿服务孵化中心、1个志愿服务会客厅、N个志愿服务融合文化特色空间,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服务网络。

大夫山志愿服务标识

志愿服务孵化中心选址公园管理中心,以“公益赋能+生态共创”为核心理念,打造集志愿服务团队入驻、项目孵化、成果展示、品牌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枢纽,重点培育具备岭南特色、可持续运营的新型志愿服务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公园最重要的志愿服务项目孵化载体。

志愿服务会客厅位于七盏灯水库旁,这里将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大夫山志愿服务的文化根源、公益生态圈、品牌项目,将志愿文化转化为可感知的公共记忆。

大夫山志愿服务会客厅

N个志愿服务融合文化特色空间包含陆贾书屋和13个主题空间。陆贾书屋是以西汉思想家、政治家陆贾为主题的文化空间,旨在展示陆贾的生平事迹、思想贡献以及他与大夫山的历史渊源。书屋将结合文化展示、阅读空间、研学教育等功能,打造一个集历史、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

陆贾书屋效果图

13个主题空间包含了木棉园艺术创作空间、兰园社群交流空间、竹园文化休闲空间、菊园健康养生空间、茶园茶文化体验空间、蝴蝶园生态科普与观赏空间、莲园禅意休憩空间、玫瑰园浪漫主题空间、梅园自然美学空间、桃园田园诗意空间、蝉音径自然音律体验空间、三角梅园缤纷花艺空间、萤语林夜间生态体验空间等13个主题空间,开启志愿服务场景化创新的多种可能。

木棉园艺术创作空间效果图

三角梅园缤纷花艺空间效果图

三大品牌矩阵塑造湾区志愿标杆

以“大夫山,最岭南”为核心IP,大夫山正构建自然教育、文化传承、文明实践三大品牌矩阵,探索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路径。自然教育领域,“岭南生态研学营”将推出“生态护照”激励机制,游客可通过参与环保服务兑换科普课程,同步开发的“生态盲盒”文创产品,实现公益与商业的良性循环。文化传承方面,广绣、醒狮等非遗传承人将驻场创作,潮玩元素与跨次元表达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形成“传承人驻场-场景化体验-商业化反哺”的创新生态。

志愿者在大夫山开展活动

文明实践品牌通过创建“志愿湾区会客厅”,导入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资源,整合大夫山现有志愿服务队伍和活动,开发榕树下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微党课,整合禁毒、普法、环保等公益宣传活动,打造公益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矩阵。同时,发挥好广州大学城和祈福国际社区的平台作用,举办面向大湾区居民,特别是港澳居民的国情教育实践活动。

共建共治共享的公益共同体

“爱在大夫山”是大夫山志愿服务主题公园的核心理念,这不仅是口号,更是全民参与的实践机制。公园创新推出"志愿服务主理人"计划,按照“公益+微利”原则引入项目主理人(团队),负责主题空间打造,及日常运营和管理。 这种“微创业”模式既激活大众参与热情,又培育出垂直化、可持续的服务项目。

爱在大夫山标志

此外,番禺区还发布了驿路春风——公园志愿服务驿站应急设备、甘泉计划——大夫山泉眼保护公益行动、大地之爱——志愿文化主题绿植景观小品、碧水清源——大夫山水体保护志愿、走向自然——大夫山自然科普志愿、众志同行——大夫山志愿万人行健康运动、微光使者——大夫山青少年志愿服务成长计划七大捐赠项目,企业家和社会组织负责人踊跃认捐,以实际行动支持大夫山志愿服务主题公园建设。这种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使公园成为凝聚社会共识的公共场域——志愿者既是服务提供者,也是治理参与者,更是生态受益者。

当志愿服务遇上生态文明,当传统岭南文化拥抱现代公益理念,大夫山正书写着新时代志愿服务的湾区方案。未来,随着“爱在大夫山”理念的持续深化,这片山水必将见证更多关于爱与奉献的传奇,让志愿精神如榕树气根般,深深扎根,生生不息。

文:番禺融媒记者 陈晓洁

图:番禺融媒记者 谢展鹏 陈晓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