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学子用数字化让红色赤山“跃然掌上”

作者 蔡华锋 2025-07-20 17:40

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号召下,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团队——“薪火相传”突击队近日奔赴汕尾市海丰县城东镇赤山村,开展数字化采集宣传服务,助力当地创作与传播特色遗址故事。

“薪火相传”团队与赤山村村委合影留念。

“薪火相传”团队与赤山村村委合影留念。

赤山村是海陆丰著名的红色村。2023年,赤山村被认定为全国著名的海陆丰农民运动革命根据地和发源地。村中革命遗址有10多处,包括赤山人民礼堂、蔡素屏宣传妇运工作遗址等。

赤山人民礼堂。

赤山人民礼堂。

赤山村口不远处有一座红色礼堂,徐向前元帅题写的“赤山人民礼堂”依旧熠熠生辉。礼堂后面的赤山农会英烈纪念亭庄重挺拔,纪念亭的牌额由彭湃烈士的儿子、核潜艇之父彭士禄亲笔所题。赤山村紧扣海丰县乡村振兴发展的战略,以“红色传承,党建引领,田园沐歌,绿色休闲”为发展主线,将红色景点串点成线,重新打造出新亮点,成为了海丰根植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的一张红色文化名片。

“薪火相传”团队在赤山村村委开展调研访谈。

“薪火相传”团队在赤山村村委开展调研访谈。

赤山村村书记卓荣武对华南农业大学学生深入基层、服务乡村的行动表示高度赞赏和热烈欢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团队指导老师赵建华在介绍实践目的时,重点提出以数字化创新方式讲好红色故事。这一构想得到了深圳派驻赤山村第一书记葛亚萍的热烈响应。“赤山村不缺红色资源,缺的是如何把它们‘讲活’‘讲好’,将红色故事鲜活地呈现出来、打动人心,我们一直在寻找那把关键的‘钥匙’。”葛亚萍表示,华南农业大学的数字化实践,正是解锁红色宝藏、释放故事魅力的新力量!

“薪火相传”团队在操控无人机进行拍摄。

“薪火相传”团队在操控无人机进行拍摄。

翌日,华农团队再次来到赤山村,讲解员王琳带领团队参观赤山村红色遗址,现场讲述了英烈感人事迹。团队运用专业摄影设备与先进图像处理技术,精心拍摄制作烈士遇难点、秘密交通站、农会旧址、英烈纪念亭、革命古井、礼堂等标志性景点的全景图,利用数字技术搭建云平台。扫描二维码即可自由从360°各个视角,领略赤山村红色文化景点的历史风貌与精神内涵。这一数字化创新举措,将助力赤山村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乡村振兴发展之路,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据悉,“薪火相传”团队不仅巧用无人机全景摄影、GIS 等技术搭建起数字导览平台,更踏遍乡村角落深入调研,让曾经点燃农运星火的发源地,在方寸之间 “活” 了过来,让每一段红色过往都触“手”可及。

得知华农团队到访赤山村,彭湃烈士孙女彭伊娜教授特意打来电话,寄语道:“希望你们深入发掘这片土地上的红色记忆,把这红色精神一代代传下去,接好这一棒!”“薪火相传”团队表示,未来将携手赤山村,深耕红色资源,创新传播形式,生动讲好红色故事,赓续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让革命薪火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南方+记者 蔡华锋 通讯员 邱盈月

肖虎、林岱楠供图

编辑 邵玉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