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涧林下,一种形貌奇特的植物静默生长,其粗壮的根茎半埋于土,露出地表的部分覆满浓密金黄的茸毛,宛如伏地的金毛犬首;顶端丛生的叶片如巨伞展开,革质羽裂的叶柄长达1.2米,三回羽状分裂的叶片层叠如绿色塔楼。这便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金毛狗蕨,因其独特形态被民间称为“金毛狗头”或“猴毛头”。
金毛狗蕨外露根部如同一只金毛犬俯卧在地。
夏季,雨水增多,正是金毛狗蕨生长好时机,高州市林业部门提醒,非法收购、出售这种看似常见的植物及其制品(如切片、根茎),可能构成犯罪,面临牢狱之灾。
据悉,作为起源于侏罗纪的“植物活化石”,金毛狗蕨对生态环境要求极为苛刻:仅分布于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南方海拔900米以下的酸性土壤溪谷,生长缓慢,从萌芽到成熟需10至20年。其根茎的金色绒毛可入药止血,中药称“狗脊”,具强筋骨、祛风湿之效,但这也使其成为盗挖者的目标。
在2022年,当地公安机关曾破获一起非法加工案。嫌疑人以农业合作社为掩护,盗挖野生金毛狗蕨制成切片销售,现场查扣植株及制品数百公斤。依据刑法第344条,涉案人员因“非法收购、加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被移送司法机关,面临最高七年有期徒刑。
法律明确警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整株、根茎、切片及绒毛制品均受保护,采伐、运输、售卖任一环节均属违法。
“为了掩饰来源,不法分子会将盗挖的植株放在苗圃中短暂养护,伪装成人工养殖进行售卖。”高州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市民警惕这种“洗白”手段。
高州林业部门提醒:不购买,拒购来源不明的“狗脊”药材或盆景;速举报,发现破坏、盗挖、售卖行为立即联系林业部门(举报电话:0668—6663709);广宣传,向亲友传递保护信息,尤其警示家中中老年群体。
撰文:邱茜 通讯员 柯燕清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蓝淑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