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霞山党员干部迎风而上,奋战一线守护群众安全

作者 陈思亮 2025-07-24 16:30

面对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的来袭,湛江市霞山区严格按照省、市防风工作要求,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全面激活平急转换机制,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两个作用”,争分夺秒做好一线防风防汛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区委组织部号召全区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防风防汛及灾后复产一线。全区严格落实防台风“六个百分百”,552艘渔船全部回港避风,121名渔排作业人员全部上岸避风准备,特呈岛旅游景区关闭,转移游客360名,119名危房人员和2447名户外施工人员全部转移,湛江北站工地1400名施工人员全部撤离。全区党员干部在防风防汛一线工作中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持续淬炼平急转换机制,让“日常备得足”与“急时转得快”形成更紧密的闭环。同时,深化党员“双报到”机制效能,把防风防汛一线党员冲锋在前的担当干劲,转化为常态化服务群众的持久动力。

爱国街道:闻风而动,筑牢防风防汛安全堤

爱国街道依托平急转换机制及党员“双报到”制度,紧急组建由150名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队员涵盖街道班子领导、机关在职党员、挂点单位党员、(村)社区党员干部及小区党支部党员。志愿服务队分组深入辖区街巷,逐户提醒居民检查门窗牢固性、妥善安置阳台物品、储备生活物资。针对低洼地段、老旧房屋居民,耐心劝说并协助转移,确保“应转尽转、不落一户一人”。严格落实涉海防御措施,保障特呈岛407艘渔船全部回港、渔排养殖及海洋牧场人员121人全部上岸,关停旅游景区,2艘渡船停航并安排专人值守,严禁船舶、海钓船、游艇等出海。

台风来临前,爱国街道提前完成应急避难场所平急转换,将社区活动中心等场所改造为坚实“避风港”。党员志愿者全程引导转移群众有序入住,并提供全方位服务。在避难场所,党员们不仅照顾好群众的生活起居,还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为大家讲解台风防御知识,缓解群众的紧张情绪,让大家在安全的环境中安心度过台风期。截至7月20日12时,已转移15人,其中11人安置到湛江市第五小学安置点,4人因行动不便安置到就近宾馆,并落实专人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党员干部深入辖区街巷落实防风措施。

党员干部深入辖区街巷落实防风措施。

拆除破旧广告。

拆除破旧广告。

东新街道:平急转换,组建应急抢险党员突击队

东新街道第一时间统筹组建9支应急抢险党员突击队,奔赴低洼易涝点、老旧危房、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全覆盖。各村(社区)党支部依托网格化管理,组织党员24小时紧盯重点环节与重点人群。党员干部逐户排查隐患、宣传避险知识,果断转移风险住户,累计安全转移50人,9人安置在街道应急避护场所,并提供物资保障和心理安抚。

党员干部在临时施工场地张贴注意安全公告。

党员干部在临时施工场地张贴注意安全公告。

工农街道:从严从实从细做好防风各项工作

工农街道第一时间对防御台风“韦帕”作出具体工作部署,街道各股室、各村居迅速响应,组织开展对水浸黑点、建筑工地、户外广告设施等重点区域进行隐患排查。党员干部通过走访劝导的方式,向辖区内商铺负责人、群众宣传讲解台风防灾减灾措施,协助居民群众收拾雨棚、花盆等物件。在本轮台风防御工作中,工农街道累计出动党员干部70人次,共发放张贴《台风预警告知书》360余份,复查风险隐患点位8处,开放7个应急避难场所,转移危房住户4人,并确保住户在安全的前提下有序返回。街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集中精力推动各项防御措施落地落实落到位,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村干部走访商户,发放《台风预警告知书》。

村干部走访商户,发放《台风预警告知书》。

社区干部清理墙顶杂物,避免台风吹落砸伤群众。

社区干部清理墙顶杂物,避免台风吹落砸伤群众。

建设街道:以实际行动筑牢防风防汛“红色防线”

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建设街道要求各级党组织充分认识此次台风防御工作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立即进入应急状态,严格按照平急转换工作机制要求,扎实做好各项防御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保障对讲机等设备电量充足,有人值守应对呼叫。

组建队伍,发挥作用。提前储备应急力量,统筹成立应急抢险党员突击队,设置党员先锋岗和责任区。第一时间组建12支党员突击队,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12个党员先锋岗。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积极参与隐患排查、抢险救援、群众转移、物资配送等工作。

加强宣传,做好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短信、微信公众号、社区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台风动态、防御知识和避险提示,张贴发放预警告知书达300余份,提高居民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引导群众主动配合做好防御工作。

紧盯重点,保障安全。街道党员干部全员下沉网格,与社区、村工作者组成“敲门小分队”,紧盯灾害隐患点、低洼易涝区、在建工地等重点环节,逐户排查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重要人群,落实专人负责,加密巡查频次。危房转移人员应转26人已转26人,切实以安全保障为导向,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实现转移全覆盖。

清理遮挡“智慧霞山”监控设备的树枝。

清理遮挡“智慧霞山”监控设备的树枝。

解放街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解放街道迅速启动平急转换机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全力以赴做好台风防范各项工作。街道主要领导、挂点社区领导干部、社区“两委”干部、“双报到”党员志愿者等100余人深入辖区开展“敲门行动”、拉网式排查。巡查辖区内建筑施工场所并要求责任人做好防风防汛措施,对道路易积水路段排水口进行疏通清淤,拆除沿街宣传横幅,通知相关单位做好体育场周边棚架的防台措施。共排查14处风险隐患点、内涝黑点,张贴告示80多份。

拆除沿街宣传横幅。

拆除沿街宣传横幅。

党员干部深入民治社区辖区内低洼易涝区域积极开展人员转移的思想引导工作。

党员干部深入民治社区辖区内低洼易涝区域积极开展人员转移的思想引导工作。

新兴街道:党员干部走街串巷落实防风措施

面对台风“韦帕”来袭,新兴街道第一时间组织40余名党员干部,对辖区内老旧小区、低洼路段、沿街商铺、大型户外广告牌等重点风险区域进行全覆盖检查。各支部党员逐一检查门窗加固和排水情况,提醒商户做好防护。对排查出的简易工棚、临时搭建物等薄弱环节,及时劝导并协助进行加固或拆除。党员干部深入8个村(社区),仔细查看房屋渗漏、排水沟渠及用电安全情况,同时耐心向居民普及避险知识,安抚群众情绪。为5名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人员提供及时帮助,切实将温暖和安全送到群众身边。

上门提醒群众注意做好防风措施。

上门提醒群众注意做好防风措施。

海滨街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海滨街道高度重视防御台风工作,迅速组成3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台风来临前,街道应急办组织社区网格员、协管员、党员志愿者20余人对辖区在建工地、海边、道路积水段等重点区域进行“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责令在建工地停工落实防台措施。同时,街道组织党员通过微信等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及时转发台风预警信息、安全提醒和防御指引,提醒居民提前做好防风防汛准备。街道充分做好应急救援准备,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关注风情、雨情、潮情、汛情变化,做到第一时间调度处置,确保防汛有力、抢险有效、救灾有序。台风过后,街道领导带队,组织30余人巡查台风后辖区受灾情况及海边情况,持续做好复工复产,扎实细致做好群众生活服务保障。

海滨街道领导干部于台风前巡查辖区在建工地,责令停工落实防台措施。

海滨街道领导干部于台风前巡查辖区在建工地,责令停工落实防台措施。

新园街道:全力以赴筑牢台风“韦帕”防御屏障

落实责任,织密防台防汛安全网。新园街道党工委组织召开防御台风工作会议,强调各部门、各村(社区)要按照相关工作部署和要求,落实落细台风“韦帕”各项防御工作,对危旧楼房、工地、易涝点等重点区域展开排查,重点关注“一老一小”、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宣传引导,筑牢群防群治防线。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和避险知识,张贴防台风告示130余份,广泛告知群众应急避护点位置,引导群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组织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50余人冒雨走访探视,检查群众住所安全,叮嘱群众防范事项,凝聚起全民防御台风“韦帕”的坚强防线。

新园街道召开防御台风工作会议。

新园街道召开防御台风工作会议。

区公安分局:台风天紧急救援,民警火速护送心脏病老人就医

霞山公安分局爱国派出所始终坚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宗旨。7月20日,爱国派出所特呈岛警务室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救援。特呈岛一名69岁的老人在凌晨4时突发心脏病,心脏疼痛持续加剧。因老人有心脏病史且独自在家,岛外的家属心急如焚,却因台风来袭,岛上所有渡船停航,出岛就医通道被阻断。焦急万分的家属在早上8时许拨通了特呈岛警务室的求助电话。

接报后,特呈岛值班民警第一时间响应,一边安抚家属情绪,一边立即联系协调岛上资源,对接海事局,说明老人病情危急,请求支援船只开辟“生命通道”。

在等待救援船只的过程中,民警迅速赶往老人家中,仔细查看老人状况,为其采取简单应急护理措施,并小心翼翼把老人搀扶到警车上,全程护送前往特呈岛码头,并与海事局的同志合力将老人安全转移至船上。

船只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快速航行,最终顺利抵达渔人码头。靠岸后,早已等候在此的老人家属立即将老人送往医院,目前老人正在进一步治疗中。

整理:卢林枫 陈思亮

编辑 邓巧月
校对 刘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