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行驶在S290省道杨柑段,一座颇具视觉冲击力的镇标雕塑映入眼帘:主体造型犹如一簇跃动的火焰,顶端托举着一个足球,下方依次排列着“红色革命老区”“足球小镇”“长寿之乡”等金色铭牌。这座雕塑不仅是杨柑镇的形象名片,更是其发展蓝图的生动诠释。
作为湛江市首个获批的镇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地,近年来,杨柑镇以“红色、足球、农业、长寿”四大文化资源为底色,计划投资约18.32亿元,全力打造“七彩杨柑、果香蓝湾”的乡村振兴样板。
如今,坭仔塘村的农民公寓拔地而起,布政村连片的火龙果植株郁郁葱葱,杨柑中学的绿茵球场上,足球少年矫健的身影在阳光下跃动……每一个生动的场景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蝶变与新生。
杨柑镇零散的小块田地汇聚成连片的沃土。 欧留养 摄
杨柑镇零散的小块田地汇聚成连片的沃土。 欧留养 摄
统一规划
土地整治焕新颜
走进距离圩镇不到500米的坭仔塘村新村场,农民公寓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自去年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坭仔塘村村干部陈英几乎每天都会到工地查看进度。
“以前村里房屋布局杂乱无章,现在政府统一规划建设,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还能腾出土地发展产业。”站在即将交付的公寓楼前,陈英难掩激动之情。崭新的农民公寓楼不仅改变了村庄面貌,更让村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近年来,杨柑镇聚焦群众住房需求,以坭仔塘村农民公寓项目为突破口,率先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该项目总投资700万元,规划建设21栋农民公寓及配套设施,着力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乡村社区”样板。
统一规划建设的农民公寓。 受访者供图
统一规划建设的农民公寓。 受访者供图
这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创新模式正在杨柑镇各村落地开花。
北边塘村利用1亩地建设4栋农民公寓,既解决了20户群众的住房问题,还集约了19.9322亩建设用地;东埇村通过“拆旧复垦+新农村”模式,新建道路、增设路灯、完善村庄绿化,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在解决农村住房问题的同时,杨柑镇还大力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新埠村撂荒耕地整治工作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针对新埠上湾村部分田地因交通不便导致撂荒的问题,驻杨柑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多次开展实地调研,确立了“修建一座桥,激活一片田,造福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通过向帮扶单位申请50万元帮扶资金,修建了上湾桥与配套道路。
桥路贯通后,不仅解决了人机下田作业的难题,激活了约400亩连片水田的规模经营,还修复了100多米的灌溉沟渠,彻底解决了周边3个自然村的农田用水问题。
此外,2025年,工作队计划投入自筹资金5万元,用于安装太阳能路灯和健身器材等,同步配套完善坭仔塘村农民公寓生活设施。
杨柑镇党委副书记李思聪介绍,目前全镇拆旧复垦形成建设用地指标超2000亩、收益超10亿元。从农民公寓建设到撂荒地复耕,杨柑镇通过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村民。
多元探索
产业融合添活力
近日,“苏超”火出圈,在湛江遂溪,杨柑镇这个“足球小镇”也同样焕发着蓬勃生机。
“正好镇上有一闲置的校舍,下一步我们会充分利用起来,建成足球训练基地。”李思聪介绍说,杨柑镇以打造“足球小镇”为目标,已投资400万余元建成现代化体育中心,工作队也同步投入150万元自筹资金。在镇域中小学新建5个七人制足球场及配套塑胶跑道,持续加大足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以前踢球都是在泥巴地里打滚,现在可大不一样了。”杨柑镇足球协会副会长莫新指着崭新的足球场说。如今,全镇37个标准化足球场遍布28个行政村,从泥地到绿茵场,杨柑镇的足球设施实现了质的飞跃。
莫新除了忙于足球事业外,如今又有了新的工作阵地。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带领团队开展电商直播,通过“互联网+”模式推广杨柑特色农产品。从足球场到直播间,从体育产业到数字经济,杨柑镇正在探索一条多元化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杨柑镇美丽圩镇客厅成为展示本土特色农产品的窗口。 邓安祺 摄
杨柑镇美丽圩镇客厅成为展示本土特色农产品的窗口。 邓安祺 摄
入夜,杨柑镇布政村火龙果乐园灯火璀璨,热闹非凡。数百亩火龙果基地在补光灯的照射下宛如星河落地,游客们穿梭在田间小道,用手机记录下这梦幻般的乡村夜景。
“这是我们打造的‘夜经济’新业态。”工作队队长林红辉介绍说,通过乡村振兴资金及工作队自筹130万元的帮扶资金,布政村依托特色火龙果产业优势,通过“产业+文旅”的创新模式,将特色餐饮、田园观光、农产展销等八大功能有机融合,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夜间消费新场景。
既有“七彩果香”的产业兴旺,又有“足球小镇”的活力四射,如今的杨柑镇正以土地整治为笔,以产业融合为墨,绘就着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撰文:邓安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