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记者从团省委获悉,今年共243所省内外高校、中职技工学校,15万名大学生参与2025年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下称“突击队行动”),比去年增加5万多人。当前,他们陆续分赴全省各地,在基层一线开展火热实践。
突击队行动于2023年启动,由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升级而来,每年在高校组建突击队,以“县域+高校”模式,破解基层发展难题,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已入选2025年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清单。
将与腾讯合作推出“移动课堂”
团省委学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7月14日,今年共有243所省内外的高校、中职技工学校参与突击队行动,地市已结对需求数突破13000个,15万名大学生入县兴乡,带动50万名大学生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镇村一线。
目前,突击队行动已实现县(市、区)、省内高校全覆盖。其中,在珠三角地区9个地市中,平均每个地市迎来6000名大学生;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2个地市中,平均每地迎来超7000名大学生。
此外,不少省外高校大学生、港澳台侨、留学生等到广东参与突击队行动。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在内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组建的105支突击队,以及60支由港澳台侨、留学生组成的突击队。
“我们正在谋划着如何让青年大学生通过‘云端课堂’,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应对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团省委学校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团省委正在打磨与腾讯公司合作的突击队行动线上学习小程序,为参与突击队行动的师生搭建随时随地可学习的“移动课堂”。
在课程内容方面,该小程序将设置30节必修精品课,聚焦核心理论和关键政策,由智库专家深入解读,以及100多节选修特色课,由“小巨人”企业负责人分享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实战经验,乡村企业CEO讲述乡村产业发展、市场开拓的具体案例。
今年将联动梅州举办特色赛事
今年4至6月,突击队行动的三场专项赛——“文创+”竞赛、“人工智能+”竞赛、“短视频创作”竞赛陆续举办,累计吸引了全省157所高校近3000支突击队参赛。三场专项赛形成成果展示矩阵,呈现突击队行动三年来在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和实践育人方面的成效。
以专项赛事搭台,能更好地吸引青年大学生参与。
接下来,突击队行动将联合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省教育厅,举办“乡见新图景·艺述‘百千万’”——2025年广东省大学生暑期美术创作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用绘画艺术展现城乡发展新面貌、乡村振兴新成果。
除此之外,突击队行动还将于今年暑期,联合梅州市举办“大学生助力广东‘百千万工程’金点子征集活动”。这是首场省市联办的突击队专项赛事,将聚焦梅州在“百千万工程”实施中的具体需求,面向全省青年大学生征集具有创新性、可行性的思路建议。
“青年实干家计划”将面向全省铺开
去年7月,作为突击队行动的项目之一,团省委在部分高校和地市试点进行“青年实干家计划”,根据县域需求,选聘了一批全日制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到基层兼职服务。
今年,该计划将面向全省全面铺开,聚焦地方产业发展急需学科,匹配优秀硕博人才。
具体有哪些岗位?团省委学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21个地市已成功开发435个急需岗位。其中,聚焦县域经济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等重点方向,设置了产业规划、项目推进等岗位;联动当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乡村龙头企业等,推出技术支持、市场拓展等职位;以及设有一批面向基层卫生院、社区医疗点,补充临床诊疗、健康宣教等医疗岗位。
如何达成供需匹配?此前,“青年实干家计划”采取“地市开发岗位+高校报名匹配”的单轮匹配机制。今年,为提高匹配精准性,团省委从高校端入手,根据研究生科研实践和社会调查需求,编制了“人才储备清单”,清晰呈现不同学科、不同学历层次人才的专业特长、研究方向及匹配意向,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资源浪费。在新模式下,首批“青年实干家计划”已完成16个地市、231个岗位的精准匹配,第二三批岗位匹配工作将在本月底完成,预计今年暑期将有超过400名优秀硕博生奔赴基层一线,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南方+记者 姚昱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