硇洲岛,一座被湛蓝海水拥抱的丰饶岛屿。然而,对于远离海岸的宋皇村而言,虽然海边涛声阵阵、渔获丰美,但传统渔业却难以直接润泽村庄发展的根基。
如何寻求产业转型,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入选典型村的机遇,为宋皇村插上了“修古”与“建新”的双翼。如今,宋皇井游人如织,诗意墙画点缀乡间,丰收的农田生机盎然……一场蝶变之旅由此启程。
修古韵
文脉苏醒焕新颜
当渡轮抵达硇洲,揽客司机的景点卡纸中,一抹翠绿在众多海景中格外醒目,一旁的标识赫然显示为——“宋皇井”。这口深井与宋皇村同名,默默诉说着此地悠长的历史烟云。曾经,这口井润泽着村民生活,时光流转,宋皇井如今更侧重于文旅意义,虽未经雕琢,其古朴沧桑却吸引着追寻历史踪迹的目光。
古,是宋皇村的一大特色。而从“古旧古朴”到“古色古香”,宋皇村经历了怎样的蝶变?2021年8月,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挂点宋皇村,古韵焕新有了强劲支撑。
村道旁,5棵树龄超百年的古树名木舒展绿荫,依托这片浓郁绿荫建起的“古树公园”,成为村民们闲暇时的好去处;破旧的农房经过充满硇洲特色的火山石点缀,“颜值”显著提升;宋皇登基等历史故事化作两侧32面精美的文化墙绘,于无声处浸润人心。
乡村古韵焕新,这份诗意也受到游客的青睐。除了“宋皇井”这一知名景点,宋皇村湛钢休闲驿站等项目的落成,将乡村旅游与文化建设巧妙融合,绘就乡村文旅发展的美丽画卷。
据宋皇村委会第一书记陈密介绍,近期他们在墙绘上方新搭建起太阳能光板。当夜幕降临,太阳能光板驱动洗墙灯亮起,古老的文化在暖光中流淌,也照亮了归家的温馨路。
立新业
智慧耕耘土生金
古村新貌,不止于形。洗墙灯下亮起的是崭新的文明图景,农田间的“火龙果灯”,则承载着增收致富的美好愿景。
正值火龙果季,步入宋皇村,仿佛被果味的清甜温柔包裹。近年来,宋皇村深耕海岛种植之道,发展火龙果、香蕉、百香果等特色农业,闯出了一条振兴新路。
土地虽少,智慧生金。村民们充分利用农房旁的每一寸土地,打造精致实用的“四小园”,让方寸之地亦生金吐绿。为保地力、拓财源,麒麟果、燕窝果等高价值品种被引入,春节档期甚至能卖到80元一斤的“黄金价”。
位于硇洲种植产业园的朝阳196火龙果基地占地600多亩,集展销、育苗、采摘体验于一体,辐射带动全岛1.35万亩火龙果产业迈向现代化。经过多年耕耘,“硇洲火龙果”已成功跻身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之列。
产业革新更体现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崛起。以六罗经济合作社、恒之诚农业合作社、远隆果业合作社、锦胜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力量,与农户形成产业链上的优势互补。特别是冷链技术的应用,大大延伸了鲜果的生命线与价值链。
村民的生活圈也因乡村蝶变而充盈温馨。辛勤劳作之余,村民们在新修建的休闲驿站乘凉,还可以便捷地买到各类生活用品;几步之遥便是绿意盎然的小公园,成为大家织网闲话的好去处。
针对村庄老龄人口居多的情况,赤马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宋皇村委会居家养老服务站,将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精神慰藉、安全保护等服务。“村庄更美了,生活更幸福了。”村民李婆婆笑着说。
从海岛“内陆”的困局突围,宋皇村以古为新,以新固本。当火龙果的甜香与古井的幽深在绿美村庄中交融,当太阳能灯光映亮村民归家的笑脸,这座古村已稳稳驶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航道。
撰文:钟茵 郭子援 通讯员 薛妙倩
摄影:龚钰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