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将“小我”融入“大我”,东莞校长勉励学生找准人生的北极星

教育莞家 2025-09-02 10:14

9月1日,东莞百万师生迎来秋季开学,广大师生在形式多样的开学典礼中拉开新学期序幕。作为每年开学典礼上的“重头戏”,校长寄语看点满满。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校长寄语围绕历史、当下与未来不同维度展开。从回溯校史讲述红色基因传承到分享科研报国榜样的力量,从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到打造未来竞争力……他们引经据典,号召学生突破舒适区,将“小我”融入“大我”,找准人生的北极星,回应“强国有我”的时代呼唤。

新学期新期待,一起来为东莞校长的“开学第一讲”点赞!(可多选) 东莞中学校长王健:以“青春之我”的朝气担当,扛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校长柴松方:让中学成为未来竞争力的孵化地 东莞市第一中学校长杨碧玉: 以使命定义成长,回应“强国有我”的呼唤 东莞市第十一中学校长熊盛才:培养坚毅、担当、高洁的幸福学子 东莞市常平中学校长刘国强:以向下扎根的坚韧,赴向上生长的征程 东莞市第十二高级中学副校长朱浩林:成为照亮自己、温暖世界的追光者 东莞市可园中学校长舒妙珠:在抗战精神与校史滋养中践行时代使命 莞未沙田实验中学校长陆虎: 在巨变的时代里做“改变”的主人 提交

东莞中学校长王健:

以“青春之我”的朝气担当,扛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金风送爽,玉宇秋澄。开学首日,东莞中学校长王健以“在历史的回溯和未来的展望中做更好的自己”为主题,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方面寄语师生,携手开启新学年、创造新征程:

一是回溯校史,传承红色基因。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王健与莞中师生分享了校友蒋光鼐率部抗日、东莞中学师生组建“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的事迹,强调“做更好的自己”需将“小我”融入“大我”;

二是立足当下,弘扬奋斗精神。以《浪浪山》中小猪妖“不认命”的形象和深圳父亲带子女徒步700公里的事例,他呼吁师生敢于突破舒适区;

三是展望未来,书写青春华章。王健以庞众望克服家庭困境、考入清华并保送博士且立志科研报国的经历,鼓励学生以其为榜样,不断超越自我。

“高一要以莞中为新起点,高二需锤炼毅力与勇气,高三要用汗水浇灌成功。“希望全体师生携手开启新学年、创造新征程。”王健如是说。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校长柴松方:

让中学成为未来竞争力的孵化地

“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开学第一天,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校长柴松方立足学校建校20周年,以“栉风沐雨二十载,智能创新向未来”为主题,与师生开启新学期征程,让中学成为知识、思维、人格、未来竞争力的孵化地,他希望松湖莞子:

一是要做“有根”且“有翼”的学习者。要深植爱国情怀,厚铸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迅速推进而增强本领。

二是要做善思考且会提问的探索者。保持好奇、勇敢质疑、注重逻辑、敢于创新,在课堂和生活中永远做“主动的探索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三是要做善创新且强实践的践行者。不仅能“纸上谈兵”,更能“沙场点兵”,在亲手操作、亲身经历中,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将创意转变为现实。

四是要做善“修己”且能“达人”的担当者。同学们在追求学业进步的同时,更要注重锤炼自己的品格,成为一个内心温暖、精神富足、人格健全的人。

东莞市第一中学校长杨碧玉:

以使命定义成长,回应“强国有我”的呼唤

“一个人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在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上,东莞市第一中学校长杨碧玉以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金句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高中阶段确立人生理想和高远信念的重要性,“要在青春的试炼场,发现人生的北极星”。

在她看来,使命感正是当代青年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所在。为此她鼓励一中学子,一是以使命突破舒适区,主动迎接挑战;二是以使命定义成长,在人工智能时代成为“独特的创造者”;三是以使命连接时代,将自我发展与家国情怀相结合,回应“强国有我”的呼唤。

“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航程,但只要找准了那颗北极星——那份内心的使命,我们就拥有了定力、动力和方向。”杨碧玉总结道,“愿同学们都能以一往无前的勇气,驶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东莞市第十一中学校长熊盛才:

培养坚毅、担当、高洁的幸福学子

“80年前,中华民族用‘坚毅’战胜了苦难,用‘担当’守护了家园,用‘高洁’坚守了气节;80年后的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们不仅要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斗志,更要有求真求实,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9月1日,东莞市第十一中学校长熊盛才聚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特殊节点,和全校师生一同回望那段烽火岁月。

展望新学年,熊盛才用校训“坚毅笃行、惟实励新”勉励师生:

“坚毅笃行”,就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有“一步一个脚印”的真抓实干。希望全体学子心中有光,眼中有爱,做一个坚定的追光者;希望全体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把教育的初心落实到每一处细节中。

“惟实励新”,就是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有“不断超越”的品格。在学习中,要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尝试新方法;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情,因材施教,善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东莞市常平中学校长刘国强:

以向下扎根的坚韧,赴向上生长的征程

“在常中这片沃土上,始终蕴藏着蓬勃的生机,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机遇。”开学首日,东莞市常平中学校长刘国强以“‘常中’为家,成长逐光”为题勉励全校师生自强不息、勇敢追梦。

刘国强诠释了校训“平心致远、正道力行”的涵义,他认为,该校训是常中80年办学智慧的凝练,“平心致远”是常中人面对成长与挑战的从容姿态,更是大家追求理想的清醒认知;“正道力行”是常中人涵养品德的准则与实践梦想的指南。

他以今年暑假暴雨中教师趟水守护学生的经历,寄语常中学子要“共护校园家园,践行主人翁精神”,以主动维护校园环境、协助老师分担事务的实际行动,敬爱老师、守护家园;要“以向下扎根的坚韧,赴向上生长的征程”,向下扎根知识、品德、健康、理想,向上以社团、竞赛、运动、志愿奋进,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东莞市第十二高级中学副校长朱浩林:

成为既能照亮自己、也能温暖世界的追光者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两年前还只是一张图纸、一个愿景,而今天,它已巍然屹立,成为一所现代化、高品质的校园。”9月1日,东莞市第十二高级中学正式迎来首个开学日,回首建设历程,副校长朱浩林感慨万分,“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所有高度、有温度、面向未来的卓越高中。”

“教育是彼此温暖、互相照亮的过程。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成为一束‘温暖的光’。”在朱浩林看来,这束光首先应照亮自己,学会善待自己是成长的第一步;这束光也应照亮他人,希望老师们以身作则践行“善”的涵义,希望同学们在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这束光更需要全体师生共同点亮,师生之间的双向照亮,正是教育最美好的模样。

站在新起点上,朱浩林发出期许:“愿三年后的我们,能带着这里的温度走向更远的天地,成为那个既能照亮自己、也能温暖世界的追光者。”

东莞市可园中学校长舒妙珠:

在抗战精神与校史滋养中践行时代使命

新学期承载着新的希望。9月1日,东莞市可园中学学子“解锁”新学期。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学校校长舒妙珠以“铭记历史、传承责任——在抗战精神与校史滋养中践行时代使命”为题,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校建校50周年的特殊节点,号召大家铭记历史、传承责任,将“小我”融入“大我”,践行时代使命。

由历史纵深望向现实实践,她认为,教育虽无硝烟弥漫的激烈交锋,却同样是一场需要长期坚守的“攻坚战”。

“建校半个世纪以来,正是凭借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执着坚守与无私奉献,可园中学才能在育人道路上稳步前行。”舒妙珠呼吁全校师生要融合“小我”与“大我”:教师要领悟传承抗战精神,师德垂范,教学中讲好红色与校史故事;学生要做历史“知情人”、精神“践行者”、民族复兴“接棒人”,师生携手共创辉煌。

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沙田实验中学校长陆虎:

在巨变的时代里做“改变”的主人

“在爱国卫生运动与教职工暑期努力下,校园愈发整洁;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引领下,沙田向湾区致美港城稳步迈进,滩涂蕉林旁、水道边新增诸多休闲空间。”秋季开学首日,在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沙田实验中学开学典礼上,学校校长陆虎从身边事、身边人出发,引导学生感知身边的变化。

由身边的小变化放大到社会发展、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他与学生们分享“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由此勉励学生:一是主动求变,从每天多读十分钟书、主动请教老师、尝试新运动等小习惯开始,坚持后实现自我革新;二是拥抱变化,以好奇心为指引,跳出课本,关注国家大事与科技前沿,在实践中、在变化中把握机遇;三是创造变化,以行动改善集体,如维护教室整洁、关怀同学、随手捡垃圾,为集体注入积极改变。

“变化虽伴随不确定与挑战,但蕴含机遇。”新学年、新起点,陆虎祝愿学生不惧改变、勇于探索,以每日踏实努力,书写属于自己与伟大时代的精彩变化。

撰文/整理:黄婷 李玲 黎晗 实习生 肖绡

编辑 李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