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国雄: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华侨华人是参与战场最广的国际民间力量
从滇缅公路上南侨机工的车辙,到纽约唐人街“一碗饭运动”的募捐箱;从驼峰航线上华裔飞行员的生死穿越,到马来亚、菲律宾丛林中的作战;从西班牙内战中的国际纵队中国支队,到欧洲战场排雷的华人工兵团……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几乎都活跃着华侨华人的身影。
“华侨华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是一座历史的丰碑。”近日,在接受South记者专访时,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五邑大学侨乡文化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教授张国雄认为,华侨华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一直是为了世界和平、人类文明兴亡而战。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为长期研究华侨华人的学者,张国雄曾多次向公众介绍华侨华人在这场战争中的贡献及典型案例。他此前的著作《丰碑:华侨华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记录了丰富的华侨华人抗战故事。
华侨华人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哪些贡献,又有哪些特点?在South的独家专访中,张国雄分享了他对华侨华人历史贡献的深刻见解。
“支持祖国抗日,誓为后盾”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标志着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其间,海外华侨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抗战。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美国旧金山中华总会以及新加坡的敬时行等18家侨团给中国政府发电报:“誓为后盾。”张国雄表示,当时海外侨胞有870多万人,他们纷纷表示支持祖国抗战,并发起筹赈募捐、抵制日货等活动。
张国雄介绍,当时许多华侨华人通过捐款支持中国抗战,比如,美国侨团发起的“一碗饭运动”,该运动以发售餐券为主要形式,认购者可凭券在指定餐厅食用炒饭,扣除成本后的款项用于购买抗战医疗物资。
让张国雄感动的是,当时一个马来亚婆罗洲山打根(今马来西亚)小商贩的捐款。在1937年到1940年间,他靠到各个场所去卖瓜子、卖花生米、卖香烟来攒钱,最终将盈利的18万元捐给了南侨总会来支持抗战。张国雄说,“这些捐款代表了广大侨胞的热情,还有他们对这场战争的一种态度,也反映了他们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种支持。微薄之力汇集起来,就成为一股抗战力量。”
据广东华侨博物馆资料,1937年至1945年,全球华侨捐款总数(包括认购公债)大约为24亿国币,侨汇95亿国币,捐献飞机79架,捐献汽车650辆以上。
除了捐款捐物,还有很多华侨回国参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南侨机工。1939年,中国沿海港口被日军封锁,滇缅公路成为国际援华物资运输的生命线。在爱国侨领陈嘉庚的号召下,来自马来亚、新加坡、泰国等地的3200余名华侨青年,来到中国参加抗战。
“他们不单是支持了中国的战场,而是通过保住东方主战场来维护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态势,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发展。”张国雄说,当时美国提供的大卡车要从滇缅公路运输战略物资进入中国,但极度缺乏司机和维修机工,南侨机工回国解决了这一难题。
据记载,1939年至1942年,滇缅公路运输机枪、炮弹、汽车、汽油、药品等重要战略物资共计50多万吨。而这3200余名南侨机工中,有1000余名在滇缅公路沿线英勇牺牲。幸存的南侨机工,部分复员回到南洋,部分留下参与新中国的建设。
“为了世界和平而战”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海外华侨同反法西斯盟国人民一起并肩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华侨华人是参与战场范围最广的国际民间力量,他们是为了世界和平而战。”张国雄介绍,在欧洲战场、亚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等,都有华侨华人抗战的身影。
1936年到1939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在西班牙国际纵队中,有一支由100多人组成的中国支队。这支中国支队战士的告海外侨胞书写道:我们是为着维护正义和平,和反对战争侵略而到西班牙参战的。
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促使美国全面参战。张国雄提到,美国开始在国内大量征兵,而海外华侨是重要的征兵对象。当时在美国陆军有13300多名华侨华人,大约占美国男性华侨20%,1/4在陆军航空队服役。在第14航空队14地勤大队中,大部分士兵是华侨华人。
在东南亚,华侨也是抗战的主力。 张国雄介绍,1942年1月,在当时马来亚的雪兰莪(今马来西亚)成立的“马来亚人民抗日军”,以华侨为主体。在3年8个月里,这支抗日武装从最初的165名队员,扩大到7000多人。
在菲律宾,华侨成立了多支抗日武装,1942年5月成立的 “华侨抗日游击支队”(下称“华支”)影响最大,深受华侨和当地民众支持。三年间,“华支”转战菲律宾14省及马尼拉地区,累计作战260余次,歼敌两千余人,队伍从52人发展到700多人,牺牲77人。
菲律宾军方曾评价华侨抗日武装:“华支的官兵都是他国公民,按照义务,他们可不必负任何直接抗敌的责任。可是他们采取了这种行动,这就体现了他们抱着扶弱锄强的人类本性。”
在张国雄看来,华侨华人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三个特点:从时间看,这是唯一全程参与的国际民间力量,见证二战全过程;从空间看,这是唯一全球参与的国际民间力量,亚洲、欧洲、大洋洲、太平洋、大西洋的所有战场都有华侨华人的身影;从道义看,这是唯一全程全球开展反法西斯宣传的国际民间力量,是世界反法西斯宣传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维护世界正义和平,关心人类前途命运,一直是华侨华人参与反法西斯战争的深层动因。”张国雄总结道。
采访:South记者 吴采倩
文字:South记者 吴采倩
脚本:South记者 吴采倩 王勇幸 实习生 邓圣诗
拍摄:South记者 郭宏达 邓颖恒 潘嘉俊
剪辑:South记者 秦少龙
设计:蔡珺如
协调: 区小鸣 袁子翔
英文审校:刘灵芝 魏申 詹文迪 吴定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