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快乐!”“感谢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幼儿园实习中,园方让我设计游戏活动,该怎么入手?”……
9月10日0点刚过,阳春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下称“阳春中职”)教师黄妙兰的手机屏幕便一次次亮起,一些正在实习的学生纷纷发来祝福,也抛出了困惑。
当时,黄妙兰也还没睡。“谢谢,也祝你实习顺利!”“游戏设计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小班适合平行游戏……”她笑着逐一认真回复,手机屏幕的微光映着她专注的面庞。
师生和谐的交流场景,对黄妙兰来说已是常态。从教14年来,黄妙兰将自己定义为“成长陪伴者”。她主导创建“蕙兰花班级”,倡导“蕙质兰心幼教人”的培养理念,让更多中职幼儿保育学子寻找到自己人生的发展方向。
怀揣育人初心加入中职
黄妙兰来自广西河池南丹,毕业于广西玉林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大学实习期间,她观察到幼儿保育领域的专业差距:有的老师能精准捕捉孩子需求,但也有从业者在幼儿急救、行为引导等专业知识上存在不足。
“与其直接照顾几十个孩子,不如培养更多专业的幼儿保育人才。”黄妙兰道出了选择中职教育的初心。2011年,她跟随丈夫来到阳春,恰逢阳春中职招聘教师,便投递了简历。她用“授人以渔”的方式间接守护更多孩子的成长,这一干就是14年。
黄妙兰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学生对专业缺乏信心。“有学生直言觉得读幼儿保育就是‘当保姆’,学习积极性很低。”黄妙兰说,为了提升学生的信心,她带学生去合作的优质幼儿园“沉浸式体验”,让他们真切看到资深保育老师的专业水平;还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分享,告诉学生“行行出状元”的道理。慢慢地,学生看到了专业的价值,学习态度也从“被动应付”变成了“主动钻研”。
此外,黄妙兰在工作中还常常面临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在学校,她除了教课以外,还身兼班主任、教务处工作人员等多个职务;由于黄妙兰的丈夫也是教师,下班时间比她晚,因此带孩子等家庭任务便主要由黄妙兰承担。
“解决办法就是早点起,晚点睡。”黄妙兰笑着说,多年来,她已经学会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做好事情。在她看来,这些都是虽然辛苦但值得的付出。
创新班级教学管理方式
近日,2025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业务能力大赛决赛落幕,黄妙兰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获得二等奖。比赛中,黄妙兰展示了她提倡的“蕙兰花班级”建设方案。
“要在班级中形成一种‘蕙质兰心幼教人’的育人文化。”黄妙兰介绍,“蕙质兰心”一词形容心地纯洁、品质高雅,将其作为幼儿保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意在培育既有如蕙草般芬芳高洁的品德,又有如兰花般优雅从容的专业姿态的幼儿保育工作者。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套融班级文化建设、专业技能锤炼、职业品格塑造于一体的系统性育人模式。
“兰心”不仅指美好的品德,更代表幼儿保育的专业精神。近年来,黄妙兰创新开展“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对接岗位需求,学习过程融入比赛标准,考取证书匹配职业发展。
例如,她设计了“幼儿园急救模拟场景”,让学生分组扮演保育老师、哭闹孩子和焦急家长等角色,还原“孩子误食异物”“跌倒擦伤”等真实场景,并将竞赛中“幼儿保育赛项”的急救评分标准融入考核,让学生不仅能完成急救操作,还学会了安抚孩子情绪、与家长沟通,能更好地适应专业竞赛。
“去年有个学生叫小陈,一开始练急救时特别紧张,连绷带都缠不整齐。”黄妙兰说,通过场景化训练,小陈的专业技能有效提升,并在省、市幼儿保育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获得国家奖学金,毕业时也被多家幼儿园“争抢”,这就是“岗课赛证”结合的效果。
“让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能直接用到工作中的能力。”黄妙兰的语气中满是自豪。
亦师亦友关注学生成长
对黄妙兰来说,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管理者,更像是学生的“成长陪伴者”“大朋友”——普通任课老师关注的是教好一门课,而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从学习态度、专业规划到生活困惑、情绪状态,都要放在心上。
2023级幼儿保育专业的小胡刚入学时特别内向,经常请假,厌学情绪严重。黄妙兰便以“大朋友”的身份主动靠近她,从关系入手走进她的内心。有一次在食堂相遇,小胡习惯性低头假装没看见,黄妙兰主动上前打招呼:“原来,你笑起来真好看。”
在一来一回的接触中,小胡逐渐打开心扉,诉说自己的叛逆过往。黄妙兰耐心倾听,根据她的优势引导她加入社团,参加舞蹈、手工技能比赛。当小胡在技能竞赛中获奖后,整个人变得自信起来,还主动参加了“丰收节”“植树节”等志愿者活动。
今年的母亲节,黄妙兰组织学生给妈妈写“专业感谢信”——不仅要表达感谢,还要用学到的保育知识给妈妈提供科学建议。有学生妈妈后来发微信说:“没想到孩子不仅会说谢谢,还能用专业知识关心我,感觉他真的长大了。”
黄妙兰还提到一个男生小黄,最初对录取到幼儿保育专业很不理解,认为这是“女生的事情”。通过耐心沟通和专业引导,黄妙兰让他明白男生在幼儿保育职业中的重要性,最终他完全融入了集体,现在已在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深造。
“比如每天早上要提前20分钟到教室,看看学生有没有迟到、状态好不好;经常有学生对职业规划很迷茫,我会根据他们的情况帮着梳理学习计划;甚至有学生家长觉得读中职还不如去打工赚钱,我就专门跟家长聊幼儿保育行业的发展前景,分享了学生在学校的进步,最后说服家长支持孩子继续走专业路。”黄妙兰说,当班主任比普通任课老师更要多付出时间和心思,这些事不是“必须做的任务”,但看到学生少走弯路、明确方向,就觉得这些额外的付出特别值得。
■筑梦未来
让学生在专业领域闪光
在黄妙兰看来,中职教育不是成绩不好的退路,而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未来,她计划继续深化“岗课赛证”教学模式,跟更多优质幼儿园合作,把幼儿园的真实工作任务变成课堂上的教学项目,让学生在学校就能积累“工作经验”。
她还重点关注学生职业规划,针对想升学的学生,帮他们梳理职教高考重点;针对想就业的学生,提供幼儿园面试模拟、简历指导等服务,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实现升学、创业与就业并行发展。
14年耕耘,黄妙兰从青涩教师成长为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阳春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带头人,但她最珍视的身份,仍然是学生们口中的“大朋友”。无数个深夜的耐心回复、无数个模拟场景的精心设计、无数次与学生和家长的真诚沟通——这一切的背后,是她对幼儿保育事业的热爱。
“只要同学们专注专业学习,打磨过硬的本领,终将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闪闪发光。”黄妙兰说。
南方+记者 罗天
通讯员 谭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