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丁建庭
这几天,最受关注的新闻当属“普特会”。



特朗普与普京举行历史性会晤
当地时间8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的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举行会晤。这是自2021年6月以来俄美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晤,也是自2015年9月以来俄总统首次踏上美国领土,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一周前,笔者撰文《“普特会”要来了,谁能笑到最后?》,对俄美元首会晤进行前瞻分析,如今会晤结束,再来分析一下会晤成果,也谈谈该给“普特会”打几分?
(一)
“普特会”从官宣到举行,仅一周时间,各方高度关注也期待很高,认为这次会晤可能会让俄乌冲突出现重大转机。
会晤期间,作为东道主,特朗普给了普京高规格接待,两人走下舷梯后握手寒暄并合影,随后一同乘坐美国总统专车前往会场,有评论称“像老朋友一样表现得非常友好”。
但实际上,本次“普特会”并没有那么完美,至少在四个方面未达预期:
一是会谈形式变了。白宫此前表示特朗普将与普京“一对一”会谈,本意是要“交交心”,结果变成了“三对三”会谈,美国方面由特朗普、国务卿鲁比奥、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出席,俄罗斯方面则由普京、外长拉夫罗夫、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出席。
二是会谈时间缩短。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会谈前一天表示,“普京总统与特朗普总统的会谈,总体而言,显然至少需要6—7小时”,结果双方只谈了两个多小时、近三个小时,原定的午餐会也被取消。
三是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特朗普表示,双方在大多数方面都达成一致,但有几个重要问题没有完全达成一致,目前没有达成协议,还称能否达成协议将取决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他还要打电话给北约、欧盟领导人。
四是没有给记者提问机会。会晤结束后,双方举行了联合新闻发布会,普京和特朗普先后发言,但没有安排答记者问等环节,两人在发布会结束后就立即离开了现场。
整体来看,此次“普特会”的成果有限,没有超出预期。
(二)
还是那句老话,谈总比不谈好。
对于俄美关系而言,多年后俄罗斯领导人再度踏足美国领土,本身就是一次非常大的突破,显示出双方希望沟通的迫切诉求。
对于美方来说,特朗普政府急于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有所作为,此前甚至以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相威胁,试图迫使俄方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从而既兑现特朗普的竞选承诺,也为其争取诺贝尔和平奖再添砝码。
对于俄方来说,也希望通过元首直接会晤缓解外部压力,避免美国对俄滥施关税,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西方外交围堵、经济制裁,争取在俄乌谈判中赢得有利地位。
从现有信息来看,俄方的目的基本达到了,普京表示“今日达成的共识不仅将成为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支撑点,也将开启俄美恢复务实经贸关系的进程”;美方的目的也部分达到了,特朗普评价“会谈非常富有成效”,“今天我们确实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
眼下双方的分歧仍集中在俄乌冲突上。虽然美俄双方都表达了推动和平的意愿,但距离达成停火协议仍很遥远。领土问题依然是阻碍俄乌恢复和平的关键因素,美俄双方能否在领土问题上达成一致,以及乌克兰是否接受相关结果,都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不过,普京明确表示,俄美已达成的共识将为乌克兰的和平铺平道路,同时希望“基辅和欧洲各国首脑将以建设性态度看待这一切,不会设置障碍,不会试图通过挑衅或幕后阴谋破坏即将取得的进展”。这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俄乌冲突有望迎来转机。
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支持,这也是国际社会最希望看到的。
(三)
究竟该给“普特会”打几分?
特朗普打了满分10分,说明此次会晤实现了他的预期。然而,美国媒体并不这么看,它们普遍认为这是“普京的胜利”——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认为,“普京总统收获了多项成果”;
《华盛顿邮报》评价称,“此次首脑会谈对普京而言堪称是一份礼物”;
《华尔街日报》批评称,“特朗普总统带着几乎毫无成果的高调表演返回华盛顿”;
《纽约时报》评论称,“此次会晤是特朗普的一次重大外交赌博,但最终被视为普京的胜利,实现了一个重要的战争目标”。
客观来看,此次“普特会”是双方在外交上的一次重要互动,为美俄关系改善及俄乌冲突解决开启了新的进程和可能性。首先,普京半开玩笑地表示,下次“普特会”在莫斯科见;其次,特朗普8月18日将与泽连斯基会晤,进一步斡旋俄乌冲突;再次,包括美、英、法、德、意、芬兰、波兰以及欧盟领导人都在积极推动美俄乌三方会晤。尽管前路漫漫,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但只要愿意谈,就是好事,就有和平机会。
特朗普的10分显然有些高,也不能服众,但这次会晤整体是积极的,打个6分不为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