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莞香伴粤韵,粤剧《最是女儿香》在穗首演

作者 徐子茗 2025-07-17 09:44
01:14

《最是女儿香演出

7月16日晚,首部以莞香为题材的粤剧《最是女儿香》在广州大剧院拉开首演大幕。

这部戏融合莞香、粤剧“双非遗”,讲述了一个因莞香而起的爱情故事。剧中,采香人长庚为护香树殒命,少女莞儿殉情,血泪凝成香坠。此后千年,两人以“香坠”为信物,在汉、唐、宋、民国和当代这六个时期中,每一次相遇都烙印着家国巨变下的悲欢离合。

粤剧+潮玩,让舞台作品“带得走”

开场前,不少观众已提前来到广州大剧院,在海报和“莞儿”的人形立牌前打卡拍照。剧场外的大厅陈列了莞香文创产品,观众还可以体验香道。根据剧中角色“莞儿”开发的“国潮玩偶”挂件,也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系列文创产品和体验,让观众在观看演出之后,现场观看、了解莞香产品,让舞台艺术精品“看得见、闻得到、带得走”。

开场前,观众在剧中主角“莞儿”的人形立牌前打卡拍照

开场前,观众在剧中主角“莞儿”的人形立牌前打卡拍照

粤剧《最是女儿香》是广东粤剧院践行“一城一剧一品牌”理念的成果,以粤剧挖掘城市文脉。2022年,以粤歌《最是女儿香》为契机,广东粤剧院联合东莞共同推出粤剧《最是女儿香》。

自策划立项、创作采风、剧本打磨到最终呈现,《最是女儿香》的创排前后历时三年多。在作品创作初期,为更好地以粤剧诠释“莞香故事”,主创团队多次在东莞采风,了解莞香的种植、制作技艺的保护、文化产业等。

莞香表演

莞香表演

“我们以‘香’为魂,实现了粤剧和莞香双重非遗的匠心融合。同时,这部剧是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也是粤剧回应时代的艺术表达。它让千年莞香故事走上当代舞台,展现莞香文化的新活力。”主演曾小敏说,粤剧《最是女儿香》承载的,不仅是六世追寻,更是一个古老剧种在新时代的自信。“我希望这部戏能吸引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走进剧场感受粤剧的当代魅力,并借此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这是我和广东粤剧院的第二次合作,是奔着东莞的莞香而来。”导演张曼君表示,该剧通过男女主长庚和莞儿时空追寻的故事,串起各个历史阶段的历史事实、伟大人物。“有先秦的古朴之风,有莞香的由来之处,有汉武帝的《秋风辞》,有唐代的唐玄宗、杨玉环……历史的再现和人物的命运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在博大和微弱当中,感叹人生之跌宕之挫折,也照见人性之坚韧之坚强。”

《最是女儿香》剧照

《最是女儿香》剧照

戏迷感受:创新、现代,耳目一新

“创新”是不少观众看完演出的一大感受。“老树开新花,传统粤剧经过现代的审美和编曲、编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广东省演出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海兵在看完演出后分享道,“情节层层递进,将莞香故事与各个朝代的历史故事结合,不仅会给观众带来一些启发,也适合亲子家庭观演。”

剧中,演员与乐池乐队的互动、舞台上的缕缕莞香、说唱等新元素,也让不少观众印象深刻。

《最是女儿香》剧照

《最是女儿香》剧照

一位来自中国戏曲学院的大二学生小吴分享道:“有一段戏里,乐队也加入了表演,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舞台上飘着的一缕缕莞香,很漂亮。通过粤剧的方式了解了莞香这一东莞特产,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这些创新之处会让年轻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还有戏迷从肇庆、顺德等地赶来看演出。音乐教师钟小姐表示:“对这部新戏期待已久,服装、舞美、编曲都让我觉得很美,比较有现代感。”

《最是女儿香》剧照

《最是女儿香》剧照

即将开启巡演

据悉,粤剧《最是女儿香》是广东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扶持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东莞市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由广东粤剧院、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东莞市寮步镇人民政府共同出品。

作为粤剧界年度焦点之作,《最是女儿香》汇聚国内一流的创作班底。该剧由一级编剧盛和煜执笔,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著名戏剧导演张曼君担任导演及粤剧改编,青年戏剧导演胡家伟担任粤剧改编和执行导演,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文华表演奖获得者、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与一级演员黄春强领衔主演。

该剧还集合了舞美设计季乔、杨参,灯光设计邢辛、服装设计阳东霖、化妆造型姚钥、阎飞翔,音乐设计陈挥之、形体设计姚晓明、多媒体设计王佳迪等十余位艺术家,联合广东粤剧院青年创作骨干梁妙翠、杨玉华、欧云滔、朱红星、朱建豪、冯嘉宁、陆伟豪等共同参与该剧的创作。

《最是女儿香》剧照

《最是女儿香》剧照

该剧将于7月17日在广州大剧院再演一场,随即将开启巡演,于7月30日至31日走进东莞玉兰大剧院,8月8日登陆江门侨都大剧院。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徐子茗 实习生 曾锐琪

剪辑:南方+记者 陈文夏

剧照提供:薛才焕

编辑 周煦钊 冯颖妍
校对 吴荆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