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起,钟村街“双百工程”社工站启动了第六期“红色护苗,助童成长”陪伴计划。
在本期计划中,街“双百工程”社工站整合了乐高集团、千禾社区基金会以及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与科学学院团委实践部的资源,在以往志愿者温情陪伴服务的基础上,融入富有创意与互动性的乐高积木和绘本工具包。大学生志愿者化身为“创意引导师”,借助这些多彩的“魔法工具包”,为7名智力残疾的困难儿童开启一段跨越沟通障碍、激发内在潜能的全新陪伴之旅,共同谱写着温暖与成长的篇章。
志愿者培训活动
志愿者情境模拟培训
小明(化名)的变化让妈妈格外欣慰:“孩子愿意开口我就很开心了!”原来,小明因智力残疾一直内向寡言,很少主动与人交流,但参与陪伴计划后,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志愿者用乐高积木和绘本工具包引导他交流时,他逐渐打开心扉,主动去触摸那些色彩斑斓的积木,尝试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拼搭,还会兴奋地向志愿者展示自己的作品,嘴里说着充满童真的话语。在阅读绘本时,他也会专注地盯着画面,偶尔用手指一指,然后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慢慢说出画面里物体的名字以及故事的情节。
困境儿童拼搭积木锻炼手指灵活度
看到孩子的变化,小明妈妈打心底里感到欣慰。她深知孩子一路走来的不易,也明白想要让孩子有这样的进步是多么地艰难。她也能感受到孩子对每次活动的期待:“孩子能盼着姐姐来,就是他自己最好的感受,因为平时他很少与人沟通。”另一位参加了计划的孩子家长感慨道:“孩子虽然还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感受,但身体从僵硬到放松的变化骗不了人的。以前见人就缩着脖子,现在与志愿者互动时会咯咯笑出声,也乐意握手了。”还有一位家长提到:“他说最喜欢那个‘积木’哥哥,能听懂孩子所有稀奇古怪的想法。”家长们的积极反馈,无疑是对陪伴计划最有力的肯定。
困境儿童通过数积木的方式学习数学
钟村街陪伴计划已迈入第5个年头。本期计划截至目前历时三个多月,开展了10场活动,66人次志愿者累计投入264小时开展陪伴服务。志愿者走进孩子家中,陪伴他们做游戏、拼搭积木、阅读绘本等,由此深入了解了困难儿童的内心世界,真切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陪伴的渴望。志愿者小罗向社工透露:“有个孩子总把积木扔到地上,我起初很挫败,后来才发现他是想让我捡起来,这是他所能想到的互动方式。”这种深入的接触让志愿者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内心世界,哪怕是那些看似调皮捣蛋的行为,背后或许都隐藏着他们的需求。
志愿者与儿童读绘本
钟村街“双百工程”社工站负责人表示,“陪伴计划”的初心,从来都不只是“志愿者帮助孩子”,这更是一场双向滋养的旅程,孩子们在陪伴中学会表达,志愿者在服务中读懂责任。展望未来,钟村街“双百工程”社工站将持续探索更多元化的陪伴模式,同时整合社会多样化服务力量,壮大这支播撒爱与希望的队伍,让更多智力残疾的困难儿童在温暖的陪伴中健康成长,也让更多志愿者在服务中收获成长与快乐,并将这份爱与责任延续下去。
【撰文】李紫莹
【校对】张芳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