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
自然资源部公示
关于新建湛江至海口铁路项目
海域使用论证的报告
湛海高铁项目再拉“进度条”
《报告》中透露,整个湛海高铁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含五大部分,分别为湛江枢纽相关工程、湛江至海口正线、轮渡部分、海南岛内海关查验设施设备和海南岛内动车设施工程。项目整体建设工期为4年。项目在城月河及琼州海峡周边海域涉及用海,具体涉海工程有城月河特大桥、北港特大桥、北港港口工程、南港港口工程及海底光缆工程5部分,项目建设单位为海南铁路有限公司。
项目用海情况
城月河特大桥
涉海段为钢箱梁拱桥结构,以单跨方式跨越城月河,桥梁以90°交角于城月河交叉,桥梁涉海长度 223m。
北港特大桥
北港特大桥涉海段自东向西分别为到发线、左线、右线,涉海长度分别为138m、317m 和425m,其涉海段的孔跨布置均为铁路标准32m。
北港港口工程
新建1处防波堤400m,并拆除部分现状防波堤400m,共布置3个突堤码头(两侧靠船,6个高铁船舶泊位),12座支墩,6座汽车滚装桥;水域疏浚759.8 万立方米。
南港港口工程
新建4个突堤码头(两侧靠船,6个高铁船舶泊位,2个高铁船舶检修泊位)。
海底光缆
拟新敷设1条跨琼州海峡海底光缆,以满足岛内铁路各业务系统的通信需要。
本项目主要主体工程为跨海桥梁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港口用海建设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海底光缆设计使用年限25年,因此,本项目海底光缆申请用海期限为25年,其他主体工程拟申请用海期限为50年。本项目施工用海中,北港港口疏浚及拆除施工、南港疏浚申请用海期限均为2年。
整体线路概况
新建湛海高铁自广湛客专湛江北站引出,陆上部分新建正线长度128.852km,新建雷州北站、龙门西站、徐闻北站3座车站,线路所1座,徐闻存车场1座,正线桥梁28座全长95.114km,无隧道,全线桥比为73.82%。琼州海峡段高铁过海采用轮渡方案,轮渡部分新建徐闻南站和海口北站及相关港口工程;海南岛内改扩建三亚动车运用所。
车客如何经高铁换乘过海?
《报告》中显示,北港港口工程的高铁轮渡泊位布置在既有粤海铁路北港港池内,距既有北港普铁泊位约260m处的岸线,总长620m,共布置6个高铁泊位。南港港口工程布置6个高铁泊位和2个检修泊位。
水域布置方面,设计船型为双头船,可为双向通行,无需调头作业,故港内留有足够的船舶转向及航行水域即可,不考虑设置专门的回旋水域。
北港旅客换乘坐船流线
旅客通过旅客登船桥在渡船与港航楼站台层进行集运和疏散,其中港航楼层为架空层,二层为站厅层,三层为跨线廊桥。
高铁轮渡相互换乘旅客流线:北港高铁轮渡换乘采用同台换乘模式,旅客下船或下车后可以直接在站台完成便捷换乘。
滚装车及公共交通旅客进岛离岛流线:
进岛的旅客可以在一层落客区下车由楼扶梯上至二层站前平台,经安检后可进入候车大厅等候,待接到上船通知后可通过跨线廊道到达各个站台上船。离岛的旅客在船舶靠岸后,可以由跨线廊桥到达站房出站厅进行出站。
旅客和汽车上船流程
高铁旅客→客运中心→旅客入候船区→登船口验票→旅客登船桥→船上客舱
散客→安检→客运中心→旅客入候船区→登船口验票→旅客登船桥→船上客舱
汽车随车旅客→安检→客运中心→旅客入候船区→登船口验票→旅客登船桥一船上客舱
汽车→安检→收费闸口→车辆待渡场→验票口→汽车滚装桥→船上甲板车辆舱
旅客和汽车下船流程
客舱高铁旅客→旅客登船桥→登船口→旅客上车区→旅客上高铁
客舱散客→旅客登船桥→登船口→出港车辆上车区→港外客舱
汽车随车旅客→旅客登船桥→登船口→出港车辆上车区→港外
船上甲板车辆→汽车滚装桥→旅客上车区→闸口→港外
初步设计方案已敲定
标志着项目距离开工更近一步
项目建成后湛江至徐闻通行时间
将从2小时左右缩短至半小时内
湛江至海口通行时间
将从3-4小时缩短至2小时内
让我们拭目以待!
南方+记者 陈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