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教育大会:强师铸教,打造大湾区“美好教育”新高地

作者 肖莎莎 2025-09-09 20:28

九月的南海,桂子飘香,书声琅琅。9月9日,在2025年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大会现场,一批批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走上舞台,接受这座城市的崇高礼赞。致师者荣光!为南海区这些优秀教师点赞>>

他们身后,是南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2025年高考,27名南海学子圆梦清华北大,见证南海作为“教育强区”的又一次提质增效、又一次超越自我。

大会现场,还有一系列重磅项目相继落地:北师大、中大、南开大学等高校与南海“牵手”,构建“大学—政府—中小学校”三元协同新模式;南海五大高中与西樵山书院结对传承文脉,让千年文脉滋养现代教育;启动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示范区建设,推动育人方式变革,为南海锚定教育强国目标吹响新的号角。

大会现场。肖莎莎 摄

大会现场。肖莎莎 摄

强师筑基,打造教育“雄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这场教育盛会上,南海教育亮出“硬核实力”:全区22位教师获评正高级职称,占全市总数的近四成;11位校长、教师入选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26人荣获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9人获评特级教师。这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育雄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更是南海教育最宝贵的资源和最亮丽的名片。

“南海不仅是经济大区,更是教育强区。”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的话语铿锵有力。他介绍,近年来,南海以“质量、资源、队伍”为核心,已构建起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在资源供给上,南海持续加大投入,近3年累计投入教育资金223亿元,年均增长7.7%,同时推进71个学校新(改、扩)建项目,新增优质学位超6.1万个,让“家门口上好学”从愿景变成了民生实景,为教育质量提升筑牢了硬件基础。育人质量方面,2025年高考成绩创历史最佳,27名学子成功圆梦清华、北大,优质教育成果实现“量质齐升”,这也印证了资源投入的实效转化。而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南海着力打造高素质“教育雄师”,这支兼具业务精湛与大爱情怀的队伍,成为衔接资源与质量的“关键纽带”,进一步夯实了南海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顾耀辉希望,希望广大教师修德砺能,争做塑造灵魂的“大先生”;精进不止,争做业务精湛的“实干家”;奉献爱心,争做心怀大爱的“引路人”。接下来,南海将继续满腔热情支持教育,真心实意关心教师,尽心竭力呵护学生,在教育投入上“真金白银”,在减负赋能上“动真碰硬”,在尊师重教上“浓墨重彩”,在教育强区建设中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创新引领,构建教育新生态

南海教育的强大,更体现在其敢为人先的创新魄力。大会上,南海科学高中与佛山大学签约共建 “科学人才培育基地”、南海信息技术学校与华南师范大学衔接“国际课程”,南海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与广东东软学院携手共建“中本协同智链未来双擎赋能项目”,南海区教育局更牵手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构建“大学—政府—中小学”三元模式,从基础培养到国际衔接形成完整链条。

南海区属地高校与区直学校合作共建协议签订仪式。南海区教育局供图

南海区属地高校与区直学校合作共建协议签订仪式。南海区教育局供图

文脉传承的创新为现代教育注入“精神内核”。现场,南海石门中学、南海中学、南海实验学校、桂城中学、石门高级中学等五大高中传承西樵山书院文脉项目揭牌,让千年书院“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课堂,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教育共鸣。而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示范区的启动,更是从“育人方式”根本入手,通过理念更新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美好教育”注入长效动力。

南海五大高中与西樵山书院结对传承文脉。肖莎莎 摄

南海五大高中与西樵山书院结对传承文脉。肖莎莎 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在大会期间正式揭牌成立。这一重要举措是南海深入践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重要文件精神的关键落子。该研究院将重点拓展“教育发展决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评价改革研究”等职能领域,全面覆盖教育发展的核心研究方向与服务领域。

同时,该研究院将进一步释放资源整合的强大效能,精准对接区域教育发展规模与多元优质教育需求,坚持“外引高端资源、内提发展动能”双轮驱动,高规格引进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优质学术平台与顶尖专家资源,着力打造一支立足前沿、引领实践、底蕴深厚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人才队伍,全面彰显新时代南海教育的大格局和大担当。

这些创新举措背后,是南海教育深层次的系统重构。南海正在做的,正是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让教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

迈向未来,教育强区再出发

南海自古文教昌盛,孕育了广东三分之一的状元、三分之一的榜眼以及474位进士、16位两院院士。今日之南海,将这种尊师重教的传统继续发扬光大。

“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支持教育就是赋能产业。”南海区工商联主席、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明作为企业家代表发言,他道出了南商群体与教育事业的深度绑定。自2016年南商教育基金成立以来,南商群体从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到奖励优秀教师扎根讲台;从支持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到搭建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充分支持南海教育发展。

未来,南海还将锚定“优质均衡、人人出彩”的发展目标,倾力推动教育发展“高原”之上再筑“高峰”。面对未来十年学龄人口高位运行的挑战,南海将科学预测学位需求,精准规划学校布局,今年计划推进18个新改扩建学校项目,新增2.5万个中小学学位。同时深化“特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石门中学、南海中学等名校的“头雁”效应,通过组建紧密型教育集团、设立分校区等方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活动现场。肖莎莎 摄

活动现场。肖莎莎 摄

南海将进一步完善特殊群体关爱体系,加快星辉学校建设,确保“一个都不能少”。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规范招生行为,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同时,南海正全力以赴推进“双创”工作,确保今年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今日之南海,正以“敢饮头啖汤”的魄力与胆识,书写着新时代的教育答卷,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采写:南方+记者 肖莎莎

通讯员 李云

编辑 杨晖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