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在视频中回应“雪糕火烧不化”事件。林盛表示:“如果说当时被烧的那根雪糕用料,我们但凡偷工减料一点,那它就绝对是化的,你想让它怎么化它就怎么化……”
公开资料显示,钟薛高2018年于线上平台起家,彼时,凭借标志性的瓦片造型雪糕和高端定位迅速走红,产品定价普遍超过10元,陆续推出了多款单价50元以上的雪糕产品,最高的雪糕单价可达66元,被冠以“雪糕刺客”之称。
产品畅销也让钟薛高营收大涨,首年营收即突破1亿元,2021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大关。2022年,因其雪糕“久放不化”而引发公众质疑,同时,林盛四年前在访谈中的那句“就这么贵,你爱要不要”又被翻了出来。此后,钟薛高的经营每况愈下,接连爆出欠薪、人员流失、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等问题。
目前,钟薛高微信小程序旗舰店已经关闭,抖音旗舰店已无商品上架,林盛个人微信视频号橱窗仅剩轻牛乳、可可等3种口味的雪糕在售,线下商超很难再见到身影。
一句“爱要不要”打了4年官司,钟薛高一审获胜
8月11日,钟薛高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恶意剪辑“爱要不要”46页一审判决书》一文及视频,据其披露,北京互联网法院7月25日一审判决艾诚(公司实控人)及往后余生(上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往后余生”)公开道歉,并赔偿钟薛高财产损失230万元。
判决书认定:原话实为林盛提及供应商对高价原料(120万元/吨柚子)的表述——“就这么贵,你爱要不要”,所指的其实是团队在采购原料时,一只日本产“半野生柚子”价格昂贵,供应商称“爱要不要”,并非是针对消费者而言,但遭剪辑扭曲为创始人言论,构成名誉侵权。
8月24日,涉事另一方往后余生(上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布严正声明,称将就钟薛高发布关于公司严重不实言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针对核心争议的“爱要不要”视频,该公司在声明中提到,2021年4月,林盛于哈佛中国论坛期间接受访谈,就其产品定价发表了“它就那个价格,你爱要不要”等言论,公司于6月3日将预热视频发送钟薛高团队确认,对方回复“收到”,未提出任何异议。10日后,钟薛高因“原料造假”和“高定价反差”登上热搜,其团队突然否认原视频内容,声称“不是雪糕是原料贵”。同年6月18日,钟薛高登顶天猫冰淇淋销量榜首。
简单来说就是钟薛高认为往后余生“恶意剪辑”“敲诈勒索”,曲解创始人林盛的言论并以此炒作牟利,而往后余生公司则认定采访没有问题,当时钟薛高团队也对内容进行了确认,是钟薛高眼见负面不断扩大,反咬一口。
最终,钟薛高将上述公司告上了法庭。2024年,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做出不予起诉决定,随后钟薛高又将被告往后余生公司告到了北京互联网法院,直至今年7月25日,法院一审判决钟薛高获胜。
欠债、失信、破产,曾直播卖红薯被吐槽“红薯刺客”
从2018年横空出世,到2022年迅速陨落,钟薛高不仅口碑损失殆尽,欠薪和债务也接踵而至。
企查查网站显示,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是“钟薛高”集团主公司,“钟薛高”集团目前共有23家公司,多家公司已注销。
今年7月,钟薛高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新增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上海臻料贸易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据案件公告显示,因法院在执行中发现钟薛高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经债权人申请,法院中止执行,并将被执行人的案件移送进行破产立案审查。
此外,“钟薛高”集团钟茂(上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盘箸有喜(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先后被申请破产清算。
在诸多质疑下,钟薛高陷入经营困境。近一年来,钟薛高创始人林盛一直活跃在各大社交平台,抖音账号“钟薛高老林”近一年来都在正常更新,视频内容涉及钟薛高业务、个人经历、行业洞察等。
据媒体报道,2024年5月,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因直播卖红薯还债登上热搜。虽然努力维持人设,但网友并不买账,其直播间42.9元5斤的红薯,曾被嘲讽为“红薯刺客”
七年前的夏天,钟薛高以“中式瓦片造型”“高端原料”“米其林合作”等作为卖点,将品牌故事包装到极致,迅速出圈为小小的雪糕打上了高端和奢侈的标签,如今,钟薛高却面临口欠债、失信、破产、口碑尽失的窘迫局面,曾把雪糕买到66元一支的钟薛高还能翻盘吗?
从法律层面来看,拉锯4年的一审胜诉钟薛高迎来了阶段性的胜利,面对判决,林盛曾表示:“那句恶意满满的话我没说过,不尊重人的事钟薛高没做过。”一旦获赔将优先偿还供应商及债权人债务。
然而230万元,相对于钟薛高的债务问题,无疑是杯水车薪。有网友指出,高端品牌的核心是信任,一旦失去就很难重建,官司胜利可能是法律上的正名,但商业上的失败需要靠商业逻辑来挽回。消费者不会因为一场官司的胜利就重新接受一个品牌。
南方+记者 朱红鲜 张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